全景网8月11日讯近期各地“地王”争夺战逐渐升温,地价再屡被刷新,同时,以往大量闲置“地王”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据全景网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地王被开发商当成资本运作的工具,过半数受访者认为政府对地王“晒太阳”的处罚对降低当前房价的作用有限,另有略超六成受访者近期不会选择投资房地产板块。
“"地王"晒太阳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72.67%选择“把土地当成资本运作的工具”;13.36%认为“房价不高,开发商"捂地"等挣大钱”;6.21%选择“拿地成本低,当地王就为出下小名”;4.35%选择“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没能力建”;3.11%认为另有其他原因。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地王”为什么要晒太阳的问题,绝大多数受访者选择一致,认为开发商把"土地"当作资本运作的工具。
分析一下前段时间那些“地王”的买主就可发现,他们大多有着共同的身份——上市公司。日前,央视《经济半小时》的一则报道揭示,是“上市房企高价拿地推动股价房价轮番上涨”,“双泡沫”的吹大,“地王”“功不可没”。“地王”频出推高房价,房价上涨又使上市地产公司预期收益增加,从而带动股价上涨,上市地产公司就趁股价在高位时融资,融资后再次高价拿地,高地价再推高房价,进一步推高收益预期,股价上涨……如此往复循环,形成“滚雪球效应”。
有业内专家则认为,开发商拿下“地王”后,就算不开发或退地,损失的至多也就是几千万的竞买资金和地价首付款利息,这对开发商来说,至多也只是动其毫发,但却可以借此推高房价,可以说是只赚不赔的买卖。基于种种原因,开发商拿地王“晒太阳”也就变得有恃无恐了,如何有效治理这种现象,政府的处罚措施及产生的效果则变得尤为重要。
“你认为政府处罚地王"地王"晒太阳,对降低房价有没有用?”,53.42%选择“没用”;41.61%认为“有用”;4.97%选择“不清楚”。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政府处罚地王“晒太阳”对降低房价作用的分歧较大。略超过半数认为没有用,略超四成认为有用。出现“地王潮”的这种疯狂状况和房价地价不断虚高的局面后,央行、银监会、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委先后对房地产市场发出加强监管的信号。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认为:“对于抑制房价泡沫,建设部和国资委更应该出来说话。”
有网友支招“三板斧”砸醒开发商。首先,开发商的土地出让金要一次性缴清;其次,限制开发商用银行的钱拿地,现在很多开发商七八成的拿地款都是银行借的;最后,如果有无法缴清、无法开发等情况,政府要马上收回土地。
对于房地产板块的投资,多数投资者暴露出看淡的情绪。问题“近期你会不会选择投资房地产板块?”,60.19%选择“不会”,22.53%表示“会”,另17.28%选择“观望中”。
据统计,近期主力资金继续流出地产板块。近日,万科相关高管多次释放欲融资信息,同时,据传部分城市也将率先开始征物业税,使得地产股望风而逃持续下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