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产业用地划入中关村 2020将达400平方公里
北部“核心区” 包括海淀、昌平的平原地区,规划范围1000平方公里,主要依托北部地区创新资源密集、生态环境和创新环境良好的优势,建设以研发、中试、孵化等高端产业功能为主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多园 由具有创新资源优势的市级开发区和区县产业用地形成与区域联动的专业化产业基地。
南部“现代制造业新区” 包括亦庄、大兴、房山在内的平原地区,规划范围1988平方公里。南部地区具有空间拓展优势,对外交通条件优越,在南部三个新城已经形成的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功能区基础上,建设以创新成果转化为主的现代制造业新区。 本报讯 (记者马力)北京将打造一个“大中关村”,规划的50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有400平方公里将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内。北京全部的市级开发区以及部分区级开发区,都将纳入其中。市规划委主任黄艳昨日表示,市规划委正在编制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范围和布局规划》已接近完成。 市级开发区全纳入示范区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子一条街,到目前的“一区十园”空间布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用地面积已经达到了232平方公里。 去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黄艳说,北京是全国的科技研发中心,但高新技术产业却处于全球的低端环节。“很多研发成果,在北京本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不高,没有在全市形成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条。” 黄艳说,此次编制的规划是到2020年,其中对示范区的空间范围和布局进行了调整。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全市到2020年大约规划了各类产业用地500平方公里,这次调整,打算将400平方公里纳入中关村示范区范围。 她表示,北京全部的市级开发区以及部分区级工业开发区,此次都将纳入到示范区内,“纳入之后,就可以用中关村的标准,带动全市产业发展标准的普遍提升。” 黄艳透露,目前市规划委等部门正在编制中关村产业发展标准,标准包括投入产出比、低碳低能耗等。 将形成“北优南拓”空间格局 空间范围和布局调整后,从全市的产业整体布局上看,主要是北部以海淀、昌平为主的研发、高技术服务;中部包括中心城CBD、丽泽商务区等、西部首钢和东部通州2个综合服务中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商务、营销等;南部以大兴、亦庄为主,发展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现代制造。黄艳说,调整之后,将形成中关村“北优南拓,东西部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 “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城市服务的配套,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住宅等配套设施。规划调整后,也要求行政资源进行整合,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比如天津的滨海新区,就是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都由一个政府管。”黄艳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