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新增信贷1.39万亿背后:监管高压下 票据“还魂”
在监管层的重重压力之下,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终被限制在1.4万亿元以内。 央行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月份,各金融机构总计新增本外币贷款1.4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虽较去年同期的1.62万亿元少增了2243亿元,但若剔除票据融资,1月份实质性贷款新增量则达到了1.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还提高了5748亿元。 另据上海昨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1月末,上海市主要中外资银行贷款余额28352亿元,比年初增加836亿元,同比(较上年)增长24%。其中一般贷款(不含票据贴现、贸易融资)同比增长21.3%,为1038亿元。这创下了单月增量历史新高。 地方与银行的利益链 对于贷款实质性大增,上海一大行支行行长告诉早报记者,“(1月份新增信贷)主要还是(去年)累积下来的项目。” “不少去年获得授信的企业机构,年初蜂拥而至来提款。可能他们也听到了收紧的风声,已经授信了,总归要放出去。”一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信贷管理部负责人就告诉记者,“但如果他们现在来提款,我们可能就放不出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曾有权威的消息指出,截至1月28日,银行业新增人民币信贷量不足1.1万亿元。但最终的数字为1.39万亿元,这也就说明,部分银行的分支机构再次出现了在月末突击放贷的情况。 事实上,昨日已有消息传出,一些在京的分支行2月初便用完了当月信贷额度,使得部分银行总行再次下令限贷,主要即针对对公贷款。 前述支行行长解释说,从惯常经验来说,1月份也是每年的放贷高峰,“企业新一年需要增加开工计划,过年前要发工资,这都需要钱。” 分析人士指出,年初是地方“上项目”的高峰期,尽管信贷管控声势浩大,也是“一时奏效”,地方经济的“输血型”模式不改变,实际投放还是会因地方政府与银行形成的利益链而上扬。 博弈料将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层与银行的博弈中,似乎商业银行手中还有底牌,这就是去年放出的巨额票据融资。 细观昨日央行公布的数据,当月新增的1.39万亿元贷款,票据融资净减少1809亿元,反之推论实质性贷款应该新增1.57万亿元。 “这实际上是大家都知道的阳谋,有机会就做大,谁都有赌的一机会,但结果就是我们赌赢了。”对此,一股份制银行地方分行授信管理人士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去年上半年大家都在想为什么要做票据呢,利率那么低都亏本了,但到了下半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而到了今年,没有的就该羡慕有的了。 “一般来说,总行划给该分行的新一年的信贷额度,是以去年年末额为基准的,这也就意味着,基数大,划得的信贷蛋糕就大了一些,而再把压缩票据的空间拿出来,蛋糕就还会再膨胀一点。”该人士解释。 此外,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狭义货币供应量(M1)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月末,M2余额为62.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98%,增幅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而M1余额为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38.96%,增幅比上年末高6.61个百分点了,两者增速之间的差距已拉大到了12.98。 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对此分析称,这表明企业投资经营活力持续增强。不过,昨日亦有观点称,这说明“钱生钱”的能力进一步扩大,换句话说就是,央行下一步或将采取更为严厉的从紧举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