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求职者开始"胶囊"生活 住户称"好歹是个家"
昨日,在“胶囊公寓”,一位租客坐在自己的“房间”里。 ■背景 黄日新老先生设计“胶囊公寓”,欲为低收入者提供“蜗居”,但招租遇冷。经媒体报道后,吸引多人前来看房或体验。昨日,黄日新称,目前8个“胶囊”中已有5个签约出租,其中两人已在此暂时安家。二人均为来京求职者的男青年。 海淀区六郎庄 本报讯(记者姚瑶)前日,求职者孟先生在“胶囊公寓”度过一夜。
看房者 无活动空间如厕须外出 在六郎庄车站下车,往北穿过树林,在一幢新建简易楼内,“胶囊公寓”占据三间房。黄日新以650元租下这三间房建成“胶囊公寓”。每间租金250至350元。 昨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崔鹏飞和同学来看房。崔鹏飞在一家公司实习,住在农科院附近。“8个人住20平方米的房,每月300元,卫生间特脏。”崔鹏飞决定到“胶囊公寓”看看。崔鹏飞对胶囊公寓的感觉是“进去只能睡觉,有点憋屈。”因为没有活动空间,上厕所须去楼外公厕,他没有租住意向。 居住者 好歹是个家睡得挺暖和 前日,来京求职的孟先生在“胶囊”度过一夜。孟先生此前在朋友家或洗浴中心过夜。“好歹是个家。”孟先生对“胶囊”感到新奇,签了3个月租约。 前日,孟先生买了被褥、二锅头和花生米,家当还有笔记本电脑。“睡得挺暖和,但能闻见装修的油漆味,醒来头疼。”孟先生说。另一位住户有点无奈:“正在找工作,只能住这儿,便宜啊。”在他的“胶囊”里,被子整齐地叠着,衣服挂在床头,“只是容身之所,不算公寓。” 苏先生是来体验的。他认为这里存在防火防盗等隐患。黄日新说,仍在试验阶段,通过试住还将改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