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燕郊这只严重透支的“麻雀”
很少有一个地方的房地产能像河北燕郊那样,把愿景当作实景出售,把沙盘当作楼盘出售。它就像一个楼市传奇,将整个区域与北京的紧密关系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除了有“买房在北京,手机信号在河北”的些许“瑕疵”外,这个其貌不扬的地方,几年来被认定为北京东大门的“东大门”而房价一路狂飙。 尤其是在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今年“两会”期间的表态 “京冀两地将打造一小时都市圈,会考虑接通两地地铁交通”后,这里的房价瞬间被助推到了火箭速度,甚至达到“要想买房就先拿关系号”的疯狂地步。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神奇的传说,那就是在大炼钢铁的年份,也有着“100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威猛势头。可以说,这种“放卫星”的速度,让我们有更多荒唐的买房案例,来好好地解剖一下燕郊这只严重透支的“麻雀”。因为在这里,“哥买的不一定是房子,而是猴年马月的规划,是纸上谈兵的地铁,是尚在招聘教师队伍的学校,是树苗还在东北大兴安岭的景观环境”。 在这里,所有的“预期”都可化作住宅面积出售。一块还没平整出来的土地可以说是在地铁站上,一块荒地上可能被标注为下一个您家门口的公共汽车站,至于那些银行、医院、超市、公共设施,估计业主还需要耐心地等待到2020年而不是2012。因为在那些好高骛远的社区规划里,所有的“预期”不管是以哪种形态反映在您的“楼书”上,它总是有那么多刚刚飘过的“墨香”。 那么,燕郊严重的房价透支究竟主唱是谁?除了善于炒作的开发商外,以投资和投机为主导的楼市浮华显然占据重要位置。特别是当燕郊与北京接轨的轨道交通被持续关注后,这种“预期”就变成了另一种推波助澜。可见,在这个典型的例子里,一些官员不合时宜的“言论”也多多少少有点责任。比如被开发商视为成功炒作对象的地铁线路,为什么还没给老百姓带来交通便利,就已经神话般地憧憬起来了?正因为这些画饼充饥的“轨道交通资源”出现了,才一夜间让燕郊有了房价疯涨的最好理由和支撑! 其实,燕郊神话破灭是一种必然现象。因为楼市泡沫除了是土地溢价被高估外,关键是我们的城镇化速度也被高估了,城市公共设施的成熟度也被高估了。这就像今天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债那样,已经花去了太多明天的钱和民众的财务支出。 当然,留给购房者的,势必是许多无法兑现的承诺。因为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所买的房子,一般都是三年后的商业、物流,五年后的小学、医院,十年后的地铁、人气。与其说这样的“预期”透支的是购房者的钱包的话,还不如说是城市发展的寅吃卯粮,让更多老百姓来补偿和埋单。我相信,那些听了某官员一时性起的“一句话”后买房的购房者,也只有数着手指头等着那条地铁通车了。 现在,当这些“预期”都破灭后,燕郊房价终于出现集体跳水,两个月前那种动辄过万元的“放卫星”速度戛然而止。如此前以每平方米1.1万元出售的上上城项目,眼下不得不打出了每平方米起价5900元、均价7500元的“跳楼价”,回落速度让人看到“万元时代”就是这样经不起时间考验。 不过,解剖燕郊这只严重透支了的“麻雀”,其意义还不仅在于这些,因为在上一轮房地产疯涨赛跑里,我们已经透支了的“预期”不光是那些不着边际的地上“附着物”,还有更多没有兑现承诺的公共设施和或许根本达不到70年的住宅寿命。这可能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本站编辑:商海浪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