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白:你的温情我永远不懂
“房事”是人生最大事项之一,所以永远不缺关注度。“广州今年首批经适房申购 9070户争3824套”(《信息时报》8月28日),看起来是两个枯燥的数字,但我以为,竞争的惨烈程度正在降低,按这个进度,居者有其屋或可率先在广州实现,当然还得加个前提,即开奔驰宝马者不会占用保障房。
结束行政强拆在广州率先实现,倒是件值得明确期待的事儿,“广州行政强拆将成历史,就近安置成旧城改造主流”(《广州日报》8月28日),就说明了这点。不过,行政强拆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开发商强拆的结束。我担心的是,随着行政强拆的结束,开发商就会活跃起来,这个同样需要制度跟进。 “省府是否迁南沙话题引发口水战,有专家担忧最后只利房产商”(《羊城晚报》8月28日),也是个跟“房事”有关的话题。咱们社会就这么奇怪,建地铁、机场,本来是件便民的事儿,但到头来捡大便宜的总是开发商。我不赞成省府迁南沙,发展南沙若过多靠行政力量,无疑是计划经济思维沉渣泛起。弄不好,发展经济的初衷没实现,结果推高了房价。 房价过高,有损城市温情。说起温情,“美女广州街头求拉手证温情,587人中只有1人敢拉”(《南方都市报》8月28日)一事,值得说道。据说同样的拉手行为,在北京实现了4个陌生人的拉手,活动组织者据此认为广州人的戒备心比北京人强。以我所见,在当下社会,戒备心强不见得就缺乏温情。所谓碰瓷、招嫖之类的事情大家都没少见。所以,有些人的“温情”是让人无法读懂的。这个原因很复杂,它既有工作节奏快的缘故,也有社会风气的因素,还可能有国民素质教育的不足。 “广东4年前即已要求学校开书法课,课业重师资少成障碍”(《信息时报》8月28日)的新闻,即可说明,素质教育总是让位于应试教育,显得越来越薄弱。 而以下这条新闻,无疑是素质教育与社会温情度的双重不足:“不堪生活压力,广州一自卑农民工6楼跳下摔断脊梁骨”(《南方日报》8月28日)。同样是跳,“揭阳民警跳江救女子双双身亡”(《羊城晚报》8月28日),虽然结局是个悲剧,但其中的温情却很丰富。而“广州一男子从33楼跳下身亡,警方疑其为情自杀”(《新快报》8月28日)一事中,事主跳的动作则显得毫无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