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信托兑付高峰未至 个别企业已现兑付难
随着楼市“入秋”,曾过热的房地产信托似乎患上了“风寒”,而关于其兑付风险之忧也在市场上扩散。 九月下旬绿城百亿信托融资遭调查,这也被视为房企资金链危机的一个信号。被寄予厚望的“金九银十”,却以惨淡开始和延续,另外销售回款率过低,部分中小房企因不堪重负而出现“断炊”。 那么,在监管加码的情况下,房地产信托如何突破风险重围呢?倘若交棒,谁能接呢?其实,矿产、艺术品已经蓄势待发…… 通过信托计划融资,房地产公司曾迎来过一波“小阳春”,但随着兑付期的临近,公司资金链将受到一次考验。 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多数信托公司表示,虽然目前传闻一些信托公司无法兑现,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报出具体哪家公司,而监管层也未出文。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副所长李勇认为,“信托公司的坏账率远低于国有大行,2005年以来,成立的近1万个产品还没出现过未能兑付的情况。” 二季度资金余额环比增24.3% 受到楼市调控政策影响,部分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开始出现 “断炊”,虽然信托融资成本有增无减,但相对于银行的高门槛,仍有很多房地产企业对信托渠道趋之若鹜。 目前,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融资的成本已经普遍超过15%。而华智咨询报告显示,房地产信托融资成本已上升到20%左右。面对市场环境、政策因素和销售现状,房地产企业如履薄冰。 “所谓的不能兑付,其实不太可能出现。但有逾期兑付的现象却是事实,从《合同法》的角度来看,逾期兑付是违背当初合同兑付期的承诺。但我们从现实角度来看,信托公司虽然逾期但还是会把资金兑付给投资者。”李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信托公司的风险现在不是资金池,而是管理风险压力加大,确保从融资方按时、足额拿回资金给投资方,才是他们的困难所在。”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二季度末,我国信托资产规模达37420.15亿元,较今年一季度增加了4739.84亿元,增幅达14.5%。今年二季度,投向房地产领域的资金余额较一季度的4868.83亿元,增长了24.3%。 根据用益信托报告,9月26日~10月2日共成立57款产品,规模约为99.98亿元。 用益信托理财分析师颜玉霞认为,由于7天国庆长假,为了稳定资金流,信托公司大多选择将早前发行的产品在节前成立,而有些规模较大的产品则采取分期成立的方式稳住投资资金,以免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中,影响后续产品的融资情况。 她表示,与此前一周相比,上周成立产品增加15款,环比上涨35.71%,达到近10周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成立规模也较上周环比上涨117.2%,为近10周以来的次高水平。 用益信托数据统计,上周成立产品发行的机构有30家,市场参与度为46.15%,其中平安信托居成立数量首位,共成立7款产品,其中的“秋实一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146580万元,为本周成立规模最大的产品;湖南信托和新时代信托分别成立4款产品,居成立数量第二位;兴业信托、中诚信托和中铁信托分别成立3款产品;剩余的杭州工商信托、百瑞信托等24家信托公司则分别成立2款和1款产品。 真正兑付期还未正式到来 今年9月,绿城集团曝出百亿信托融资被调查。该企业在2010年通过信托渠道6次融资,共筹资31.5亿元,主要涉及中泰、上国投、中诚、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