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皇家银行:2010年中国地价有可能会更高
——中国地产市场浮现泡沫 中国土地价格再次走高,因宽松贷款推动地产市场逆转了去年的回调走势,但也引发了对另一个泡沫可能正在形成的担忧情绪。 去年中国房地产热潮骤然中断,开发商为建设新楼盘的土地购买活动随即开始萎缩。但今年,中国开发商的拿地面积逐月增长。最近几周,随着住房销量的回升势头继续增强,地产开发商再次大举投资在中国主要城市购买空地。 上个月,中国深圳住宅开发商金地集团(600383,股吧)令人吃惊地以人民币30.5亿元(约合4.46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上海青浦区一处21万平方米的地块,成交价是拍卖底价的3倍以上。 数周之前,方兴地产通过公开拍卖以40.6亿元的价格拿下了北京主要商业区一块15.6万平方米的土地。按照可开发的总面积计算,这块地楼面价高达每平方米14,500元,成为了楼面单价的“地王”。 分析师认为,最近几月涌入中国经济的大量宽松贷款是导致地价走势扭转的主要原因。 美国伟凯律师事务所的上海合伙人、专攻银行和地产事务的Karen Tang表示,大城市的土地销售已经疯了,北京尤为严重,监管部门怀疑其中很多资金来自于银行。 地产中介戴德梁行驻深圳的大陆地产业务主管蒋尚礼表示,地产泡沫正变得越来越大。他指出,这种趋势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鼓励,因为政府靠卖地获得收入,他们希望地价回升能带来大笔财源。 对中国地产领域的忧虑主要集中在推高中国地价和股价的大量现金上。上证综合指数今年上涨了91%,最近几天的两笔首次公开募股(IPO)也较上市首日价大幅飙升。 中国开发商支付高峰价格收购土地的速度已经激起了中国决策者和分析人士对地产泡沫的担忧。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负责中国地产行业的主要信用分析师符蓓警告称,很多开发商仍然有可能冒险扩张和收购土地,这主要受到了一种激进的资产文化的推动。符蓓警告称,如果这种势头延续,那么倘若政策风向扭转,经济普遍下滑,开发商的资产负债状况可能就会遭受重创。 尽管如此,开发商对更多土地的渴望反映出了对中国城市长期前景的看好。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驻香港房地产分析师David Ng说,2010年地价有可能会更高,这是一种提前计划的的战略。 整个夏季,开发商和国有企业继续以飞快的速度买地。房地产经纪商中原集团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前10大开发商在买地上耗资约人民币107亿元,较上个月增长74%。香港上市的中渝置地等企业都在增股融资为买更多的地提供资金。 据最新官方数据,2009年一季度,全国土地交易价格指数较去年四季度下跌1.3%,二季度反弹2.3%。 眼下的买地热与2007年的情况类似,当时很多开发商专注于扩大土地储备,以锁定未来收入。很多大型房地产开发商过度扩张,濒临崩溃的边缘。 如今,当初那些开发商中又有一部分重新回到了市场中。 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驻北京房地产律师艾浩利(Ashley Howlett)说,这值得注意;在其他很多经济体中,这样的公司早就碰壁、撞得粉身碎骨了。他说,现在的地价和2007年的水平相当,甚至还要高。 监管机构的立场很微妙。他们不愿扼杀这样一个能刺激建筑和建材等其他行业增长、同时也是中国财富增长基石的行业的复苏。另一方面,上轮房价的飙升将很多买房人挤出了市场,把开发商的资产负债状况拉伸到了危险的水平。 不过,尽管房价已经开始上涨,短期内涨势却有可能会受到大量库存的制约。如果买房人的需求没有迅速上升,开发商的利润率将从去年市场暴跌之前的30%~40%有所萎缩。 中国市值最大的开发商万科周一表示,过去几年的高土地成本使公司毛利润率从2007年的30.6%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6%。 新华社发文批楼市投机风:部分政府部门团购炒房 中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新一轮涨价行情。正在越涨越高几欲失控之时,新华社近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全国房市“迎来一场猛烈的投机性涨价风潮”,各地必须迅速遏制此风。文章还透露,在一些地方,银行、政府部门也“掀起团购风,将热点楼盘抢购一空”。 开发商制造假象 中国尚未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居民购买力仍处于低谷,为何房价逆势上扬?新华社文章分析称,“幕后重要推手是开发商捂盘惜售,故意制造房源紧缺的假象,刺激购房者的神经”。 文章表示,“地方政府决不能因为房地产行业是利税大户就‘投鼠忌器’,不随时纠查、曝光、重处,不然不足以遏制开发商投机”。 文章称,在很多地区,二套房贷款政策执行滞后或不严格,助长了炒房风。另外,一些地方的垄断企业、银行甚至政府部门趁机掀起团购风,以大大低于市场的价格将一些热点楼盘抢购一空。这些购房者往往积存多套房子,这种购房形式基本属于投机炒房,房子迅速流入市场,变相抬高房价。在各方猛烈投机炒作的情况下,普通购房者成了受损的对象。 遏制投机,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保护普通消费者的知情权,消除他们的追涨心理。近来,上海已经要求开发商公布楼盘信息,这是保护购房者知情权的好办法。其实,很多地区都有完善的网上房屋备案系统,房管部门应该及时开放这一监控系统,方便普通消费者查阅楼盘销售情况,防止他们成了“瞎子、聋子”,沦为投机炒作的牺牲品。 我国房市经历了2007年以来的低迷,好不容易逐渐复苏。一些房地产市场分析家认为,这一轮房价上涨行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一种投机心理,并不能真实反映百姓的实际购买力,目前的房价依然远远超出百姓的承受能力。地方政府、银行等应该合力使房市驶入健康轨道,而不是放任投机性炒作毁了房市回暖、挤掉泡沫的大好契机。 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 “中国价格论坛”7月30日~31日在北戴河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在论坛上表示,当前经济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流动性供应充裕,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逐渐显现。这也是上半年信贷激增、楼市大涨后,发改委首次警示价格总水平存在上涨压力。 上半年中国信贷规模迅速增长,已引发了对潜在资产泡沫及通货膨胀的担忧。央行日前表示,虽有通胀担忧,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央行不会改变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 而价格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此次发改委明确表态价格总水平显现上涨压力的言论,也被一些分析人士解读为与央行观点不一致。对此,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关于是否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本身就有争议,现在政府最担心的是楼市太热,楼价过高。”(综合新华网、重庆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