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王频出老地王“晒太阳”急待打击囤地.
新一轮严厉打击囤地行为的土地调控拉开大幕。继8月24日表态要求加强土地的批后监管后,国土资源部9月1日发布《关于严格建设用地管理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的通知》,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要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切实预防和防止未批即用、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等现象的发生。
在新地王频出、老地王“晒太阳”的背景下,国土资源部连续发文向社会传达出严惩开发商囤地的决心,意在规范项目用地管理、避免资源闲置、调整供需关系,进而平抑地价和房价。 实际上,在打击囤地方面,国家近几年早就三令五申,出台过多个相关规定,但在各地的实施过程中,这些规定并没有认真执行。中原地产相关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40家知名地产商在12个城市土地公开市场上获取的270幅地块,超过半数土地处于闲置状态。 一直以来,土地储备规模被开发商视为实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的象征。基于土地供应有限、地价长期看涨的预期,开发商一直争相进行“手中有地,心中不慌”的囤地行为。同时,在土地的地方政府垄断供给模式和分税制体系下,“卖地生财”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对于开发商拿地后是否真正投入建设,地方政府却缺乏动力进行监管。这成为实际中闲置土地管理政策屡屡落空的主因。要根治开发商大规模囤地这一顽症非一日之功,而短期内要切实有效收到效果,则需要打出三记重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