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下乡”保定样本
寻找保定市保障房的路途可谓遥远。 记者乘坐公共交通从保定市中心出发,费时2个小时,才来到位于保定市复兴路附近的兴华苑廉租房小区。这是保定市市区现有的两个保障房项目之一。保障房“下乡”已成为保定完成保障房任务的路径。据悉,今年保定市的保障房任务,已开工项目多已下移至下辖县市。即使市区的这两个在建和已建成项目也地处偏僻。 业内专家表示,保障房下乡虽然是各地方政府在保障房任务重压下的无奈之举,但在保任务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民生。 下辖县市全面开工 保定市是河北省人口大市,区划人口1100万,下辖4市18县。记者从《保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总体安排》了解到,目前保定市需要完成的保障房项目总套数为26500套(户),其中定州市2217套,高碑店市1095套、涿州市2834套、清远县1010套。包括廉租房1979套,其中定州市1040套,高碑店486套,清苑县453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311套,其中涞源县646套,曲阳县59套,涞水县156套;农村危旧房改造2240户,其中阜平县2000户,涞源县和唐县各120户;公共租赁房15000套,其中涿州市2834套,涞水县7166套;经济适用房3700套,剩下为限价房和配建房等。 而目前保定市保障房开工情况主要集中在县城或县级市,主要为下辖雄县、顺平县、曲阳县、易县、徐水县、定兴县等。保定下辖各县市今年已开工保障房数量达2058套,但保定市区暂无新开工项目。 此外,还有大量新建商品房小区配建保障房也多在郊区及县城。如刚开工的唐县鑫铎花园配建廉租住房项目、涞水县波峰住宅小区配建廉租住房项目、河北保定农垦总公司农场垦区棚户区改造,以及高碑店市的阳光海洋、盛景花园等。 “从这些数据来看,目前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的项目都倾向于把保障房建设在郊区、县城、甚至农村。”一位退居二线的保定市官员向记者表示,这样虽然有风险,但也有机遇,比如2003年要开建保定市郊区的兴华苑时,周围荒无人烟,现在这个地区已经有了一些高楼开始繁荣起来,村民生活虽然不太富裕,但比过去好了许多。 适当将市区人口疏散到郊区也许会带动郊区经济发展,但是否意味着保定下辖区县就要承担市区保障人群的全部安置任务?对此保定市住房保障中心给出的回复是市中心、市区土地资源有限,所以新建保障房任务多在县城、农村,且市区市民目前还没有资格去县城申请保障房。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保定市区需要保障的人口为总人口的5%。 “除了经济适用房,从其他几类保障房的安排都可以看出目前保定市的保障房建设倾向于基层。”某位国企CFO告诉记者,目前在全国积极建设保障房的热潮中,政府有些行为虽未变形,但难以让人感觉到“民生”的暖意。 小红(化名)本来是保定南市区的一位贫困家庭,多年前下岗在家申请了保定郊区的复兴苑经济适用房,“当时周边除了铁轨什么都没有。现在复兴苑小区周围已经不像贫困人口居住地,在小区内还能见到宝马、奔驰等高档轿车。 “在城郊区建设保障房,这是最常见的办法。保定市复兴路的兴华苑廉租房、复兴苑经济适用房这一块,当时被重点纳入保定市保障房用地规划中。现在这里发展很快,目前这里是市区土地供应的重要源头,对市中心土地并不是很充裕的保定市而言也是不得已,只能把新保障房的建设指标下移。”上述退休官员说。 多路线下乡 根据保定市经济适用房规划建设要求,经济适用房只能建在主城四城区(南市区、北市区、新市区、高新区),下辖县市无经适房指标。也就是说3700套经济适用房全部由主城区承担。 但在保定市下辖定州市北门街十字路口的一个建筑面积约60369平方米的民心小区,经记者多方证实,发现其属于经济适用房,也就是说目前经适房虽然名义上只能在市区,但其实已经开始往下辖县市转移。 “主要是定州市最近几年房地产发展较快,并且这里的经济适用房也不是很便宜的那种,一平方米达1600多元,而定州市商品房均价为2000元/平方米左右。”定州市住房保障中心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以略低于市价出售经济适用房,一方面可以惠民,另一方面则利于经适房销售。” 但对于保定市区的经适房指标因何下移至定州市,该人士未给出回应。 经适房指标下移的同时,农村危旧房改造也被囊括进保障房建设任务指标中。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与山西省繁峙县接壤的保定市阜平县,在农村危房改造方面的指标就2000户,同时涞源县和唐县涉及到的农村危房改造指标也各有120户。 “这是一个保障房定位的事情,农村危房改造成本非常低,把这些都算入保障房之内,还是没有明白保障房应该保障谁。”财经媒体评论人拉姜表示。 还有一种下乡路径颇有特色,就是公租房下乡。根据《保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总体安排》保定市公共租赁房总共是15000套,涞水县和涿州市加起来就10000套,而在这个10000套后面有个括号注解,专指“人才公寓”。 保定市保障房住管局综合科某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我个人认为把保障房建设在像涞水、涿州这样的地区,是考虑到像涿州、涞水属于‘小北京’,这些地方今后的升值空间会大一些,而且这与整个河北想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的构想一致。” 涿州市,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目前平均房价约6000元/平方米,涿州市率先在环首都经济圈10余个县市中启动“京津人才家园”工程,兴建2万套人才公寓,这些房子的目的就是面向北京、天津、河北省人才、高管出租。涿州“人才公寓”地处京涿交界处,但通过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公寓目前有一部分正在销售,价格为6800元/平方米。上述住管局人士表示,“这既可以满足增值需求,又可以解决廉租房问题。” 除涿州市的2834套,还有7166套公租房要建设在涞水县。涞水县住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涞水县的大量公租房在北关村。北关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约1.2公里处,对于记者对其地点偏僻的质疑,该工作人员反问:“住保障房这还想挑位置?” 下乡并不全是坏事 “保障房下乡,这是目前地方政府既能够顺利完成保障房指标,又不影响财政收入的最好办法。”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告诉本报记者,这是地方政府将大量城郊村变为保障房土地供给的原因。 “‘十一五’期间保定市已经完成了不少城中村改造,主要开发成安置房和商品房,剩余开发量不多,想再从这块来找保障房用地不大可能,所以重点只能是城郊村。”保定市房管局人士对记者表示。 同时,他表示“目前地方政府主要是靠土地出让金来支撑财政,所以出现现在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并不代表这是坏事。很多郊县,也需要一些楼房来带动经济发展。” 大多数城郊村原先的规划很乱,土地利用率很低,空心村很多。“通过在周围建设保障房,可以提高容积率重新规划,节约出大量建设用地,同时提升周边配套,也是一件好事。”该房管局人士表示。 业内专家也对这种情形表示理解,知名财经人士叶檀对记者表示,“我觉得这是地方政府正常且必然的选择,因为把优质土地贩卖给开发商,获取大量的财政收入,劣质土地用来建设保障房,这是一种趋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