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首页 - 二手房 - 新房中心 - 写字楼 - 家居 - 装修 - 房产金融 - 免费发布 - 视频看房 - 楼市杂志 - 评论 - 合同 - 国家政策 - 房产知识 - 互动社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写字楼新闻
在外租房7年的老知青:公租房放心又有安全感-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在外租房7年的老知青:公租房放心又有安全感
发布时间:2011/8/2 5:13:49
来源:成都晚报
  

  今年62岁的成都老知青李莉没有想到,在外租房7年之后,能够租到“公家的房子”,租金不仅比同地段的便宜,而且还是经过简装的电梯公寓。今年2月20日,李莉和女儿搬进了位于静居寺的51平方米套一公租房内,女儿上班更方便了,李大姐买菜、购物、和朋友聚会都更方便了,关键还有签合同为期3年,“每月800元的租金三年都不会调”。

  民生故事

  51平方米的新居“拎包入住”

  静居寺43号6幢1单元15楼6号,推开李莉家的房门,记者眼前一亮。仅仅51平方米的房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室一厅被女主人精心布置,温馨中还透出点儿异国风情。进门的五斗柜上,摆放着李莉和家人的照片。沙发上铺着枣红色花纹的布艺单,靠窗的床上则是异国风情的深色条纹床单,窗帘镂空的花纹也洋溢着浓厚的印度风情。一套一还包括一厨一卫加阳台,卧室、客厅地面贴着瓷砖,屋内门窗齐全,厨房、卫生间都经过简单装修。

  今年2月20日,李莉和女儿“拎包入住”这里,她们也是成都市首批搬进公共租赁房的居民。

  过去:三环路边租房7年

  李大姐最早在塔子山附近的大营门住,那时候一家四口挤在23平方米的屋子里。后来搬到沙河铺附近的秀水苑居住,但因家庭原因,最后卖掉了秀水苑房子。从2004年开始,她和女儿一直在三环路边的大观里小区租套二房住。“原来租的房子就是太远了,我退休了倒是无所谓,主要是女儿在西门二环路上班,跑得累。”

  另外,让李大姐感到烦恼的是房租连年涨,从最初每月400元到去年每月750元。“房租肯定还要涨,我们觉得太没有安全感了。这个公租房,价格比原来的租价还贵些,每月800元,但是内部设施、位置都比原来的好,主要是合同签三年,这三年内都是这个价格。”

  李大姐至今都记得,去年成都市推出首批公共租赁房时,到锦江区房管局登记,自己是第八个登记的人。

  如今:二环路边上生活好方便

  中午12点,李大姐正在炒回锅肉准备吃饭,满屋飘着菜香,锅里的美味就是在附近农贸市场购买而来。

  李大姐的生活模式因为搬进新居也做了全新的调整。虽然已经退休,但李大姐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早晨起床后,到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这周围有4个农贸市场,我喜欢到莲桂南路农贸市场买菜,走10分钟就到了,老太婆就是要多锻炼。”李大姐介绍,住在这儿不仅买食品方便,买生活用品也很方便,买东西一般都在万达广场解决。李大姐退休后,一直有一帮好姐妹经常往来。“大家有时约到一起打小麻将,或者唱歌。”自从搬到了静居寺,交通也方便李大姐到三圣乡与朋友聚会,“下楼一趟车就坐到了。主要还是女儿上班方便,她也是一趟车,56路就到单位了。”

 政策解读

  租赁补贴申请

  凡符合条件均“应保尽保”

  李大姐只是成都数万户因住房保障工程改变生活的家庭之一。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障方式,成都市也早在2007年就率先“试水”,通过实施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大学毕业生租赁公寓以及在产业发展区建设员工公寓等形式积极探索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迄今为止,成都市已推出和建设超过159万平方米的公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实行政府定价,租金标准根据保障对象的类别及收入情况分层次确定,原则上比市场租金低20%-30%。

  据了解,目前我市住房保障政策扩面已提前完成,14个郊区(市)县都已经将住房保障政策覆盖面扩大到低收入家庭,并实现了租赁补贴申请,凡符合条件均“应保尽保”。2011年成都市进一步将廉租住房保障面扩大到了家庭年收入2.8万元以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摸清需求

  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4.5万户

  建设保障性住房,我市着力摸清需求。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住房保障需求调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到每一个街道和社区。通过普查方式基本摸清了全市住房保障对象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低收入住房困难实名制档案,实行住房保障需求预约登记制度。2009年,我市再次开始组织市、县(区)、街道、社区各级工作人员对低收入家庭进行逐户上门的动态跟踪服务工作。根据调查,全市共有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4.5万户。

  按需建设5年来

  开建保障房5.7万套

  近五年来,成都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7万套,其中廉租住房1.9万套、经济适用住房1.2万套、限价商品住房1.1万套、公共租赁住房1.5万套,完工2.6万套,其余3.1万套将于2012年前全部建成交付使用。房源供给基本实现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应保尽保、限价商品住房保证供应、公共租赁住房按需建设的目标。我市实行了“今年登记、明年入住”的保障措施,将入住计划制度化、规范化,使成都保障性住房建设从“计划经济方式”和建多少供多少彻底转变为“市场经济方式”,按“订单”需求建设和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

  专家点评

  让房地产市场

  回归到合情合理合法的状态

  省社科院专家胡光伟认为,成都市建设保障性住房通过先摸清需求再按需建设的办法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对于低收入有廉租房政策、中低收入有经济适用房政策、中等收入家庭有限价房政策,实现应保尽保。“这种做法是让房地产市场回归到合情合理合法的状态。富裕的人买商品房,而不太富裕、收入偏低的人也住有所居。”他还特别对成都大力推行公共租赁住房给予高度评价:“我们的社会群体很大,在经适房、廉租房基本满足住房保障刚性需求后,租赁型保障住房的大量推出,为动态住房保障提供了有效方式,使成都市住房保障网更加完整健全。”记者 田芳 摄影 谢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shoukaos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通州云景东里10号0604室 TEL:+86(10)88789402 13132282109
E-mail:bjbangonglou@126.com QQ:5651564 京ICP备2024054193号-1  技术支持:手靠手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不可转摘 北京租写楼就找北京手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