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借道信托 首开股份9亿元补血
房地产信托风声看紧,但依然是地产公司“补血”的重要渠道。 7月29日,首开股份(600376.SH)宣布,为满足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公司拟向吉林省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吉林信托”)申请两笔信托贷款,总计融资金额达9亿元。 这是首开股份第三次跟吉林信托合作,也是该公司本年度内第二次依托信托“补血”。在银行信贷收紧的背景下,地产信托逆势看涨,成为许多地产公司的救命稻草。 “我们的财务状况仍然可控。”首开股份证券事务代表钟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融资成本控制在10%以内,“像所有开发商一样,首开股份不放弃任何一个能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的融资方式”。 融资成本10%以内 首开股份第一次跟吉林信托的合作要追溯到去年1月。 当时首开股份向吉林信托申请的两笔贷款总计25亿元,贷款利率均为7%。第二次合作则是为旗下子公司城开集团提代第三方连带担保,向吉林信托贷款5亿元。 是次的两笔贷款与前两次的合作相似。一笔为本公司贷款,一笔为旗下子公司贷款提供连带担保。 公告显示,9亿元的信托贷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首开股份向吉林信托申请信托贷款5亿元,期限为两年,将由首开股份控股股东首开集团提供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 而为了支持苏州项目的开发建设,首开股份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苏州永泰公司亦向吉林信托申请4亿元房地产信托贷款,由首开股份提供第三方连带责任担保,期限亦为两年。于此项担保实施后,首开股份对苏州永泰公司的总担保额升至6.7亿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不包含此次担保在内,首开股份对外担保总额已达36亿元。 钟宁表示,首开股份选择信托公司有两个标准,一是可以满足首开的融资需求,其次就是成本问题。“因为像首开这样一个公司,融资的金额还是会比较大”。 这是否意味着和吉林信托合作融资成本较低?记者向信托业内人士了解,目前情况,信托平均融资成本达到15%左右。 “没有对外公告,我们会控制在10%以内。”钟宁特别解释,拿到比市场价低的成本决不是因为公司和吉林信托有什么关系。他认为,市场上规模越大、资质越好的公司,融资成本越低,这是一个市场的普遍规律。“您可以注意到不止我们,像万科、保利融资成本都会比市场低。” 信托输血路径 而查看首开股份近年公告,亦可以清晰发现其通过信托“补血”的轨迹。 早在2009年,首开股份即向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对“外贸信托”)申请20亿元信托贷款,增资苏州两子公司。 今年4月底,首开股份再次向外贸信托申请15亿元贷款。同时平安信托对旗下曾上榜闲置土地黑名单的华侨村项目提代5.5亿元支持。 再加上三次与吉林信托携手,其对信托依赖之深可见一斑。 有分析师认为,在当前地产严控不变的情况下,房企都在加紧融资。首开上半年净利润预减60%,更需要资金来发展项目。 尽管上半年预计业绩下滑,但是首开称2011年全年业绩同比还是会上涨。根据首开2011年全年生产经营计划安排,下半年其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交用的面积将会大幅度增加,可确认的结算收入也将大幅增加,预计全年业绩同比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首开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首开股份短期借款仅为5.10亿元,但是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却高达66.17亿元。首开股份在2010年度实现的70多亿营业收入,也刚刚够覆盖其过去1年的部分流动负债。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11亿元。公司的财务支出在2011年仍在快速增长。 对于信托到期后怎么偿还的问题,钟宁表示,现在尚不方便透露。 “我们的财务状况仍然可控。”钟宁强调道,虽然中报利润预减,但是全年业绩会增加,“首开项目结算的特点一般都是在年底或第四季度。” 针对保障房建设,钟宁表示公司的态度还是要积极参与,今年的计划是力争在年内能够新增1~2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同时,公司设立了首开商业地产公司,今年刚刚起步,未来会加大对商业地产的投入。 “我们面对市场跟众多开发商的态度是一样的,不放弃任何一个能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的融资方式。”钟宁说,银行贷款仍然是首开股份的主要融资渠道,信托则为有效补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