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政策“望眼欲穿”
如果政府真正想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就需要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区别对待;对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也要有补贴和支持,就像国家补贴家电下乡、节能产品一样;对于节能型建筑材料也要适当以政策性的补贴进行支持。
一段时间以来,绿地集团绿色及建筑部品技术经理魏琨一直在通过政府网站、业界消息了解各地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支持性政策,结果是几无所获。“还是那些内容,用太阳能补多少,用地源热泵补多少,没有新的有效的政策推出。”魏琨说,口气透露出几多无奈。 魏琨的看法代表了房地产企业中的大部分意见。在他们看来,目前政府制定的政策对于发展绿色建筑的作用非常有限。由于市场没有持续性的政策支持,加上地产宏观调控持续加力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均放缓了开发绿色建筑的步伐,降低了开发规模,冷对绿色建筑发展。 “如果政府真正想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就需要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区别对待;对消费者购买绿色建筑也要有补贴和支持,就像国家补贴家电下乡、节能产品一样;对于节能型建筑材料也要适当以政策性的补贴进行支持。”朗诗地产首席绿色规划师郭咏海表示,在一项新生事物发展的初期,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非常必要。 本报记者多方调查得知,政府对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将有新的变化。一项由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税务部门、金融部门等共同制订的“中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正在推进中。该计划或将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一揽子的政策支持。 以往政策力度小 “去年,很多企业都在关注绿色建筑发展,并加大了绿色建筑的开发力度。今年,企业对绿色建筑的兴趣很淡,也不愿意谈了,都在关注着国家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关注着产品的推出节奏、价格,以应对宏观形势。”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执委会主任、精瑞(中国)不动产研究院院长张雪舟说,特别是在面临限价、限购的情况下,很多准备着手推精装修房的企业都改了规划,走回了开发毛坯房的老路。 魏琨指出,上海针对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发展已有明确性鼓励政策,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房地产企业能拿到50元/平方米的政策鼓励,然而,这对于大面积推绿色建筑项目的房地产企业而言,多少有点杯水车薪的味道。 朗诗地产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国家要在相关政策层面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我们希望金融机构、税收部门、审批部门以及监管部门能够对绿色建筑开发区别对待,并且政策要有持续性和系统性。”郭咏海说。 华远地产(600743)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指出,绿色建筑的支持性政策少。“政府对于使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有补贴的,这笔补贴对于绿色建筑的推进力度是很有限的,并且这笔支付性费用要在项目验收后才给开发商,还不抵利息。还有,政策中对搞绿色建筑就有3%的容积率奖励,连保温层的面积都不够,更别说其他的了。”任志强说。 此外,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已经从开发企业转向地方政府了,再由地方政府下达给相关企业完成。“可再生能源城市”就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代表。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是拿地方政府图书馆、办公大楼这样的公共建筑来申报的,对于商业性房地产项目基本没有奖励。 银行开始关注 尽管银行业在倡导绿色金融,但实际的行动却是将大部分资金贷给了国企,没有关注到房地产企业是开发绿色建筑还是普通建筑。 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国家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北京代表处等银行业人士也坐在了论坛听众席上,听取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但就像上述房地产企业人士所言,银行业的动作缓慢。 当时,本报记者还曾与一位国家开发银行人士探讨“银行业是否准备对绿色建筑领域有所行动了”?国家开发银行资金交易部一位人士表示,“目前,上层仅是让我们了解与关注,还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这也透露出一个信号,关注即意味着相关行动在未来会有所展开。 重在执行落实 其实早在今年的3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发表《中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草案》主题报告时就指出,今后要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具体可从专项补贴、物业税减半征收、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适当提高容积率、购房贷款利率优惠等方面着手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这一政策由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税务部门、银行部门共同制定。 7月初,为了推进这一政策,国家发改委还曾到一些省份及房地产企业调研,了解各地、各企业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成绩,以及收集对于国家推出的“绿色建筑行动”的发展建议。 不过,这一行动计划目前没有实质进展。“相关的行动方案还在制定中,目前没有结果,再等一段时间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联系到了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其工作人员也以政策在制定中为由拒绝透露相关消息。 “政府会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有所作为,背后是有原因的。”同济大学一位长期关注绿色建筑发展的专家指出,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其中建筑就要承担一部分减排任务。 真实情况却是,建筑能耗正在逐年攀升。2010年中国能源整体消费状况显示,在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高能耗领域中,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上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及降低建筑能耗,7月19日,公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工业、交通、建筑及生活四大领域“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并要求下一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落实《方案》具体要求。其中要求,建筑节能要合理改造既有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