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首页 - 二手房 - 新房中心 - 写字楼 - 家居 - 装修 - 房产金融 - 免费发布 - 视频看房 - 楼市杂志 - 评论 - 合同 - 国家政策 - 房产知识 - 互动社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写字楼新闻
3年来,广西凌云县下甲乡平怀村先后盖起150多幢“农家别墅"-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3年来,广西凌云县下甲乡平怀村先后盖起150多幢“农家别墅"
发布时间:2011/9/25 8:47:11
来源:人民日报
   车出凌云县城,绕过一弯又一弯的山路,终于来到被群山环抱的平怀村。

  还未进村,我们便被成片随风摇曳的桑树林吸引住了。“这是村里引进的桑树品种,叶大肥厚又营养,蚕虫一天吃两次就饱了。”正在翠绿丛中忙碌的平怀村支书郁再俭说。

  平怀村位于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下甲乡大石山区深处。半土半石又干旱少雨的平怀村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望天吃饭,雨多饱一年,雨少饥一年。”

  2002年,在外开诊所、搞建筑的青年党员郁再俭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又当上村支书。“回村一看,真是一穷二白啊。一上任我就想,要脱贫,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来带动。”郁再俭说。

  几经调研、比较,村里决定发展桑蚕业。“山区的光温条件适合种桑养蚕,种桑树还可改善生态环境。”他说,当年,全村连片种植了860多亩桑园。

  养蚕是个技术活,不好学。郁再俭自费到南宁、横县等地学养蚕。学成归来后,马上投资养了91张蚕种。谁知,才到三龄就全部死光了。“别人养得成,为啥我不行?”不服输的郁再俭再次跑到南宁学艺。回村之后,郁再俭带回15张蚕种,免费分给村里18位乡亲试养。20多天后,这批蚕成功出茧。“平均下来,每户赚了600多元!要知道,我们种一亩玉米也不过千把块钱的收入。”

  2003年开始,村里300多户乡亲,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桑养蚕。目前,平怀村共有桑园4620亩,成为百色市最大的优质桑蚕生产示范基地。走在村里,我们发现,村头村尾,房前屋后,见缝插针栽上了桑树。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60元,其中养蚕一项收入就占了3160元。”郁再俭说。桑蚕的效益,从村里一幢幢崭新的楼房便可看出端倪。据介绍,2008年以来,村里如雨后春笋般刷刷地冒出了150多幢三四层的“农家别墅”。村民都说,这是一张张桑叶、一条条蚕虫垒出来的。

  随着桑蚕业的发展壮大,平怀村从贫困村一跃成为凌云县最富裕最现代化的村庄。一件件新鲜事也不断在小山村里上演。村民已开回了6部小轿车,不少人还计划着买;虽然远离乡镇,村里仍有100多户乡亲装上了宽带,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脑。

  眼下,村里又打起了循环经济的算盘:用桑枝种食用菌,一年可以种20万袋,产值150万元;蚕粪和种菌后的残渣加工成有机化肥,预计一年可产800吨;蚕沙可以做成蚕沙枕头。“如果这些项目都成功上马,村里的桑蚕业将越做越大。”郁再俭说。

  据凌云县县委书记黄彩毕介绍,在平怀村的带动下,凌云县因势利导,把桑蚕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给予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农民每生产出0.5公斤蚕茧,可获补贴1元钱。今年以来,全县稳定投产桑园面积3万亩,养蚕19437张,产鲜茧15161担,产值达2881万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shoukaos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通州云景东里10号0604室 TEL:+86(10)88789402 13132282109
E-mail:bjbangonglou@126.com QQ:5651564 京ICP备2024054193号-1  技术支持:手靠手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不可转摘 北京租写楼就找北京手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