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经适房廉租房全面实现应保尽保
中广网常州9月25日消息(记者曾灵华)经过10年探索和努力,江苏省常州市初步形成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较为完整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全面实现应保尽保。截至2011年6月30日,累计约2万户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各类住房保障优惠政策,占中心城区家庭总户数的7%。9月25日,“民生幸福在江苏网络行”媒体记者团走进常州保障性住房小区华盛家园,近距离了解常州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相应住房保障的状况。 记者在华盛家园看到,样板间外都有住房户型的平面图以及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合格证,便于住户全面了解房屋布局及房屋质量。 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常州市再次降低保障门槛,扩大保障范围。把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8平方米的城镇中等以下收入家庭全部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将有更多的家庭被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为了有效解决不符合廉租住房条件又买不起经济适用住房的“夹心层”低收入家庭以及新就业人员的住房困难,2009年8月起,常州市正式实施了《常州市市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点对“夹心层”低收入家庭和“新就业人员”实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与此同时还确定了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低收入家庭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3.5元,新就业人员每月每平方米使用面积4.5元,比市场租金要低50%以上,仅占申请家庭月度总收入的10%左右,保证这些家庭不会因为住房租金支出而影响总体生活水平。 为了有效解决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家庭因暂未租房而无法享受租金补贴的问题,常州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家庭账户的实施意见(试行)》,并从2008年10月1日起,为所有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家庭建立了租金补贴家庭账户。等到这部分家庭需要租房或购房时,就可使用这部分资金,让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家庭真正享受到了应保尽保的政策。目前,市区已为4300多户租金补贴家庭建立了租金补贴家庭账户,其中,有200多户家庭暂时还未租房,每月发放的租金补贴都会按时足额储存在家庭帐户上,一旦他们租房时就可以使用。 为了有效解决住房保障退出难的问题,根据近几年来廉租住房工作的实践,参照新加坡、日本等先进国家的做法,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常州市在住房保障对象的退出机制中提出了“延长期”的做法,实行人性化的退出管理。对退出确有困难的,经过相应程序,可以申请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延长期。延长期内,按同区域同类住房市场价格收取租金,延长期满仍不退出的,则按同区域同类住房的市场租金的1.5倍计收其超期居住的租金,最终达到退出的目的和效果。 8月17日,常州市249户家庭集体喜选廉租房。这是今年以来常州第二批即将喜迁新居的住房困难家庭。至此,市区约2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了相应的住房保障,占中心城区家庭总户数的7%。其中,7600多户家庭享受了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实物配租或租金减免,近1.2万户家庭享受了经济适用住房实物安置、8万元或10万元货币补贴,500多户“夹心层”家庭享受了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另外,还有6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和部分新就业大学生入住集体公寓式的公共租赁住房。 目前,常州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已经全面实现了应保尽保。“十二五”期间,“小康常州、居者有其屋”将不只是梦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