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价”无法取代“限购”目的不同、效果也有区别
“限价”无法取代“限购”
证券时报记者:在一线城市限购后,二、三线城市的限购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但是目前有些城市以“限价”代替“限购”,还有一些符合限购标准的城市迟迟没有出台政策,请您分析下这其中的原因。 王珏林:限购和限价虽然都是房地产市场调控使用的手段,但目的不同、效果也有区别,限价的目的是使年度住房价格不突破政府年初制定的房价指标;限购虽然也是实现控制房价涨幅指标,但更主要的是调整市场供求关系,使需求矛盾有所缓解。当然平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多种措施,但限购措施对稳定市场起效更快。所以限价无法取代限购对市场的影响力和效果。 陈国强:原来市场预期8月底前二、三线限购城市会“扩容”,但目前来看,国庆前更多城市跟进的可能性不大。中央对地方政府是监督、约见的作用,没有强制手段要求这些城市一定要限购。而地方对限购的影响比较担心,担心其“杀伤力”会影响当地的成交量和土地收益,因此不愿“对号入座”承认自己是“过热和上涨过快”。 潘石屹:有关二、三线楼市“限购”,不是住建部指定,而是督促地方自己发布楼市限购政策和措施。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政府是猫,开发商是老鼠,现在从一线城市追到了二、三线城市,还未捉住。而二、三线城市限购范围扩大,很可能会带动四、五线城市的楼市发展。 孙建平:对于中央来说,限购政策向二、三线城市推广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实行限购的一、二线城市房价调控有效果,而没有实行限购的二、三线城市房价还在继续上涨。在实践中也确实存在商品房投资资金从限购的一、二线城市流出,进入未限购的二、三线城市。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具有很强的动因用限价政策代替限购政策,因为限购意味着直接限制了投资需求,减少了销量。而限价政策可以达到限购政策调控房价的目标,但又不直接限制投资需求,对销量的下降影响也小很多,开发商降价有效果,房价和地方经济更为平稳。限价政策与限购政策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区别是:限价政策没有打击和弱化商品房投资需求,只是延缓房价上涨的时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