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记者 陈飞燕 秦勇)“十二五”期间,我省拟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约113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约34万户,共147万套(户),覆盖约20%的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家庭。其中2012年建设保障性住房约22.1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约9.3万户,共31.4万套(户)。这是记者从10月15日举行的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现场会了解到的。 公共租赁住房将是“十二五”期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全省将建公共租赁住房约62万套,占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50%以上,占整个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的40%以上。2012年,我省计划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3万套,比今年的12万套增加1万套。 全省将建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约31万套,满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需要。加快推进限价商品住房建设,规划建设约20万套,满足中偏下收入家庭购房需求,并为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有效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提供支持。 全省现存的34万户各类棚户区、零星分散危旧房和城中村等危旧住房将全部纳入改造规划,全面实施改造。 三问保障房建设 10月15日,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现场会传出消息,“十二五”期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已下达各市州。如何确保土地供应、资金来源、建设质量?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及负责人。 本报记者 陈飞燕 秦勇 刘云云 一问:土地供应怎样落实? 12月完成明年供地计划,原则供应“净地” 保障房全面开工有赖于土地供应的保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毕胜介绍,我省去年底开始谋划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并将该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建立责任机制。先后下发9个文件,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实行计划指标单列、优先供应“净地”、公共租赁住房配建、问责考核等配套制度。今年以来,我省三次开展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督察。 “十二五”期间,我省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47万套(户),其中2012年建31.4万套(户)。毕胜表示,将立即着手开展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编制工作,并于今年12月中旬完成,并抓紧对国有存量土地和已完成征收的国有土地、特别是已具备供地条件的“净地”进行清理,将地块清单提供给政府和规划建设部门,明年的保障性安居供地计划原则上落实在“净地”上。 二问: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资金能否跟上对保障房建设进度影响很大。”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省保障房建设计划投资400多亿元,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资240亿元,仍需约200亿元。 省财政厅介绍,据初步测算,仅公租房、廉租房建设需投入186亿元,目前全省各级财政已筹措151.6亿元,尚有34亿元缺口。这需要各地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房建设与运营。 今年,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签订融资意向,将在“十二五”期间大额度支持四川保障房建设,目前已对我省多个市州保障房项目进行投资。 鼓励企业自建也成为缓解政府资金压力的一个方式。德阳市今年新建的2万多套保障性住房,由企业投资建设的就占全市的25%,企业直接投入的资金达7亿多元。攀枝花利用公积金沉淀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房建设,全市已有15个项目通过审核,借款资金达7.12亿元,已发放到项目1.7亿元。 三问:如何保障建筑质量? 全面推行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杨洪波介绍,我省从4月起数次开展全省保障房建设质量安全大排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全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可控,保障房建设项目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不过,此前的8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来我省督查建筑质量,抽查8个在建保障房项目,对2个在建保障房项目分别发出建筑市场执法建议书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建议书。 为加强保障房建设质量,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全面推行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凡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项目中违法违规的单位和执业人员,一律从严从重处理。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一律顶格处罚。 我省还严格规范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等工作,并将制作统一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标志,标明项目详细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