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按揭”以房养老 南京说不
国外盛行的“以房养老”模式终于在国内有了雏形,日前已有银行在外地试点推行,其“倒按揭”功能可帮老年人实现以房养老。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尚无银行推出这种模式。业内人士称这种模式其实就是住房抵押贷款,不过他们对这种方式能否被老年人接受表示怀疑。 外地试点以房养老 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内一家股份制银行正在北京和长沙试点推出经过改良的“养老按揭”模式。该业务规定,借款人为养老人本人或法定赡养人,养老人本人须年满55岁,贷款金额根据担保物价值和养老人合理需要的资金确定。累计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抵押住房评估价值的60%,且每月实际支付养老金额不超过2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利率按照央行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或上浮执行。养老贷款的用途包括各类日常消费、生活费用支出、医疗保障支出等。 据介绍,为控制风险,银行要求申请养老按揭的老人最好有两套或以上的住房,且抵押给银行房产不能是其唯一的自住房;如果老人只有一套房子,那么其赡养人必须要有自有住房,且老人和其法定赡养人将成为养老按揭的共同借款人。在还款方式上,该模式有按月偿还息或约定部分本金两种方式,贷款到期后一次性偿还剩余本金。如到期不能偿还,将以所抵押房产处置后资金偿还。 市民称宁出租不抵押 银行试点推出的这种改良的“养老按揭”模式会不会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呢?记者昨日采访了几位南京老人,他们都对这种方式一致说不。 今年61岁的陈大妈听记者介绍了这种方式后直摇头:“我绝对不会把房子抵押掉的,房子以后肯定增值,而且以后还能留给子女,除非我欠债,没有办法非要把房子抵押出去。”陈大妈称,如果她有两套房子,她也会把其中一套租出去,“租金也够养老了,而且租出去的房子还是自己的。干吗要把房子抵给银行呢?”当她得知还要支付银行7%左右甚至更高的利息时,她更不乐意了:“每次加息,我都把存折取出来再重存,银行利息也就3%多一点,让我贷款付7%以上的利息养老,太不划算了。” 而市民孙老伯则表示,现实情况中,哪有老人有两套房还养不起老的?真正养不起老的达不到银行条件,达到条件的又不需要抵押房子养老。 70年产权是最大障碍 记者昨日采访了南京多家银行,银行人士称,其实银行推出的这种“倒按揭”,实质就是住房抵押贷款,从技术角度来说,操作根本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市场需求。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最早创立“倒按揭”业务,将房产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等机构,然后每月从这些机构领取一笔养老金,老人过世后,房产便由这些机构自由处置。这种以房养老模式在欧美国家盛行30多年。 但在中国以房养老却面临重重阻力,至今未见实质性进展。上海曾在2007年试推过“以房养老”模式,但成功实现“以房养老”的寥寥无几,最终停办了这项业务。业内人士称,“最大的问题是,国内住房的产权只有70年期限,到期后如何处置依然存在政策盲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