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降价潮施压市区 中介急寻“特价房”
突袭沪上的这波降价潮,让市中心的二手房交易压力陡增。 25日,德佑地产一家静安门店来的一位看房者,进门即问工作人员:“新闻中看到现在楼盘都降价30%了?你这儿有吗?有的话通知我!”中介颇为尴尬地介绍,目前只有一些相对偏远的房源,可能符合此类需求。 部分卖家心态松动 在部分市中心区域,一些二手房卖家的心态已经开始松动。 据上述德佑地产的工作人员介绍,一位投资客在该门店挂牌的一套二手房,位于新闸路,总价800万元,单价超过6万元,已超过该小区的平均价格。但卖家对于价格却十分坚持。“经历过前几轮的调控,不少卖家觉得,房子长期看还是涨的,现在卖高一点,不至于亏太多。” 也有急卖的。同样在该门店挂牌的一套威海苑的房源,卖家是去年380万元买入的,目前以450万元出售,等于是一分没赚,因为涉及交易税费40余万元,但却少人问津。 在此背景下,中介开始积极寻找“特价房”。 在中原地产威海路分行门口,早报记者看到“笋盘推荐”:其中包括“威海苑”、“2.8万单价”、“急售”等字样。该门店的负责人说,受调控政策影响,目前不少项目都在促销,买家对于房价的预期急速下滑,因此近期他们也在纷纷寻找一些“特价房”。如一些急于套现的卖家。 但即便如此,此类项目也少有成交。上述中原门店负责人分析,一方面,抛盘的人少,中心区域的项目大多有很好的租金合同,抛盘后,卖家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买家对于价格的预期远高于买家。 早报记者在中原地产威海路分行看到,墙上挂着两组业务团队本月的业绩表,其中一组本月的业务目标是21万元,但尚无开单量记录;另一组业务目标是23万元,目前已完成15万元。 靠老员工撑台面 眼下还在支撑这些门店二手房业务的,都是店里的老员工。 刘姓中介工作人员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入行时恰逢房地产市场牛市,业务员几乎天天都在开单。他说,中介这一行做得越久资源积累得越多,当你手上掌握了1万多客户,怎么碰运气也会有一单成交的。 据前述刘姓中介工作人员介绍,他目前每月的营业额目标位5万元,只要开一单总价在300万元左右的房源,就可以完成目标了。目前每月基本上都能保证一单业务量。以他的经验,就是要保证带看量,一般10-15组意向很浓的客户中,就会促成一单交易。另一方面,则是推荐一些商办和一手住宅,这些项目可以争取不少折扣,比如此次降价较多的龙湖项目,他就帮客户推荐过,并达成了成交。但是二手房,降价主动权过小,因此很难促成交易。 不过,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时景。 中原地产一位入行4年的分行经理称,现在的行情并不算很坏,很多业务员还能开单。据他介绍,2008年的时候大家都没钱,成交量全面萎缩;现在是有钱的不少,只是被限购了。因此现在一些大型中介,凭借机构获得的代理项目,推销一手住宅和商办项目,取得不错的成绩。 据其介绍,该门店的月成交,一般是2套商铺,1-2套二手房,2-3套郊区的一手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