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库存再创新高 沪楼市降价现分化
9月份上海商品住宅成交53.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59%,仅比2008年9月48.8万平方米的历史同期最低水平稍高。成交量自今年5月以来出现连续5个月的下降,多数业内人士已经预感到了大幅降价潮的来临。10月,以中海、绿地、龙湖为代表的大型开发商大规模价格调整果然到来。而行业普遍认为,此轮降价潮才刚刚拉开序幕。 今年8月开始,上海的库存商品住宅总量就一直维持在高位。8月份,上海商品住宅库存首度超过了800万平方米,而到了9月26日上午网上房地产显示一手住宅可售面积为871万平方米,截至10月25日上海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已经达到了883.2万平方米。 “十一”房展成“分水岭”? 而在巨量库存背后,是大面积楼盘滞销。根据21世纪不动产的监测,在9月份的前三周,上海新增供应的32个项目中有46.9%至今零成交,导致9月的供销比下降至1:0.48。 由于市场成交情况不佳,多个已经达到预售标准,并计划在9、10月上市的楼盘纷纷推后了上市时间。巨量的商品住宅库存显然给开发商带来极大的销售压力,但开发商的降价幅度非常微弱。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宋会雍告诉记者,开发商只要降价10%就能取得非常不错的业绩。当时上海降价的部分楼盘,即使以少量特价房促销的美岸栖庭、虹桥一号、朗诗绿岛,降价幅度也多只有20%左右。 不过,上海“十一”假日房展成为房价“分水岭”。易居中国上海房屋销售(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孙华良在房展会一结束就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态,上海将会出现大规模降价潮,并且购房者的降价要求,至少是在9折以上。上海的其他房地产机构也大多持相同观点。 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机构的猜测。龙湖、绿地、中海等被认为资金充裕的开发商纷纷进行价格调整,其中一些项目价格调整幅度甚至接近1万元/平方米。 降价出现分化 孙华良告诉本报记者,只有等月成交量重新回到100万平方米,开发商才可能停止降价。统计显示,在上海多个楼盘大幅降价的背景下,上海10月17日至23日一周的商品住宅成交量跌破10万平方米,仅成交9.8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9%。10月前3周,上海市共计成交一手商品住宅30.27万平方米,和去年108.56万平方米的同期水平相比,大幅下滑72%,成为近7年有数据历史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孙华良介绍,最近他已经和部分开发商取得了共识:大幅降价实际上降的是开发商要交纳的土地增值税。在此背景下,更多前期已经获得比较高利润的开发商降价已经没有障碍。 但能够接受大幅降价的只有2009年就拿了地的部分开发商,去年和今年拿地的开发商仍有不小压力。远洋1号的一位销售负责人介绍,周边的很多楼盘拿地都远远早于远洋1号,如果这些楼盘大幅降价,将给远洋1号的定价带来压力。此前,远洋虽然已经意识到市场成交量低迷下,可能会选择降价。但远洋采用的策略是以提升楼盘附加值来应对。但提升附加值的做法,显然没有竞争对手大幅降价来得更加有吸引力。 从目前来看,开发商的降价潮还不会很快结束。上海同策咨询机构研究总监张宏伟说,成交量回暖的条件,包括限购政策逐步松动、信贷政策松动以及开发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降价。而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更直言不讳,只有银根和楼市调控政策放松,房价才可能重新迎来新一轮上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