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濠涌揭盖复涌二期工程昨启动 拆迁补偿方案报批中
昨日,广州市越秀区正式启动东濠涌二期整治序幕,通过全段打开截污、全段揭盖复涌、全线雨污分流、全段调水补水等工程,实现东濠涌全流域的生态修复,实现麓湖、东濠涌、新河浦涌、东山湖等“两湖”“两涌”水体循环,改善城市中心生态水系。在涌边生活的市民曹磊表示,“我父亲生前就盼望着东濠涌揭盖复涌,很遗憾他三年前走了。如果那天来临,我将带上酒杯、好酒,告诉他一声。” 文/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汪浩、生继峰 东濠涌二期整治工程昨天动工。全长2.62公里,综合整治工程,包括两侧截污、雨污分流、揭盖复涌、调水补水、道路交通改造、景观绿化等六大部分。涉及房屋拆迁40759平方米,拆迁总户数415户。 按照整治工作计划,有关部门将于2012年底完成征地拆迁、截污、揭盖复涌、调水补水、景观绿化、道路交通改造和东濠涌主涌流域雨污分流工程。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约9.4亿元。 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负责人透露,目前,拆迁范围已经摸查完毕,拆迁补偿方案正在制定报批过程中,“将借鉴东濠涌一期拆迁方案,具体还需要通过听证、修改等环节。” 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负责人介绍,东濠涌二期工程,将着眼于解决中北段沿线雨污合流、暴雨时雨污水倒灌易造成小北路朱紫寮等地段水浸街、二次污染南段水质等问题。通过全段打开截污、全段揭盖复涌、全线雨污分流、全段调水补水等工程,实现东濠涌全流域的生态修复,实现麓湖、东濠涌、新河浦涌、东山湖等“两湖”“两涌”水体循环,改善城市中心生态水系。 “我父亲是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的”,市民曹磊在麓景路附近居住三十多年了,“我刚过来的时候,东濠涌还没有加盖。东濠涌加盖后,就形成了今天的麓景路。那时,东濠涌水清,还有鱼,小孩子还很喜欢在里面洗澡、游泳。” “六脉皆入海,东濠涌就是其中一脉”,曹磊说,“我父亲说,东濠涌加盖太可惜了,总有一天这里会揭开的。父亲走了三年了,明后年揭盖复涌之后,我一定拿瓶酒告诉父亲,东濠涌终于复涌了!” 对于施工扰民问题,曹磊表示理解,“方便肯定是不方便的,但是,我们很支持这个民心工程。” 曹磊建议,在狮带岗一带,东濠涌复涌与麓湖连接,河道要尽可能开阔。 小北路再现湛若水花园 另外,景观绿化工程也非常可圈可点,其中新建绿化9700m2,水体景观1.5万m2,增设广场及园道1.45万m2,景观建筑9360m2,主要包括“云山麓水”、“清渠百肆”、“致知为学”、“古城遗韵”四个节点。 “云山麓水”:在东濠涌源头与麓湖相连的区域,景观综合改造着重于自然景观的打造,通过设置岭南园林亭、观景平台、亲水活动带、主题景墙等与麓湖公园景观融为一体。 “清渠百肆”:主体在麓景路,致力于打造以岭南水乡、市井生活为元素的丰富生活场景,形成具有岭南韵味的临水风情街。 “致知为学”:主体在小北路,通过对湛家花园、宋八景记录的“菊湖云景”、“十里红棉绕画廊”等的文化收集,打造明代哲学家湛若水纪念园、菊湖新景、珠楼画榭等一系列景观,彰显广府文化丰富内涵,使其成为市民游乐的好去处。 “古城遗韵”:位于越秀北路东侧区域,重点整治水浸黑点,体现“城”与“水”孕育的遗风古韵,传承悠久的广府文化,实现惠民利民。 “小北路绿道周边植物将不会浪费”,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负责人表示,目前,东濠涌小北路段绿道周边植物将尽可能保留。 对于居民议论比较多的大理石、砖块等,该负责人透露,施工单位将尽可能节约,砖块将合理利用,大理石也会合理利用,“但是,大理石比较易碎,比较难保存。” 麓景东路以南的明涌西移 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负责人说,揭盖复涌工程揭盖长度为2.26公里,新建明涌536米,河涌清淤2万m3,修建堤岸5.24公里,旧堤岸改造2.3公里,新建护栏7000米。 该负责人表示,道路交通改造工程包括新建道路2.5万m2;新建桥梁15座及沿线管线迁移、广播视屏光亮工程、三线下地及房屋外立面整饰等。其中,将麓景东路以南的明涌西移,道路设置在东侧,在十字路口处建立环形交通。道路全长约580米,明涌宽8米,道路车行道平均宽为10米,两侧人行道平均宽为3.5米。 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负责人说,最先动工的小北路一带,最先开工的是管线迁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