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首页 - 二手房 - 新房中心 - 写字楼 - 家居 - 装修 - 房产金融 - 免费发布 - 视频看房 - 楼市杂志 - 评论 - 合同 - 国家政策 - 房产知识 - 互动社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写字楼新闻
中原地产骚扰短信日夜“轰炸” 业务员振振有辞:这是我的工作,请理解-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中原地产骚扰短信日夜“轰炸” 业务员振振有辞:这是我的工作,请理解
发布时间:2011/11/22 10:46:49
来源:青年报
  

  “日间发、夜间发、睡到半夜还要发!”近日,本报与市民信箱合作的“市民热线”连续接到读者投诉,称中原地产业务员通过电话和短信推销楼盘,推销短信“狂轰滥炸”,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该公司业务员回应称,公司有电话推销指标,迫于无奈群发短信广撒网。记者采访发现,读者信息泄露是其在网上出租房屋时,提醒市民在进行类似交易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见习记者陈诗松

  龚滔 绘

  房产骚扰短信日夜“轰炸”不堪其扰

  “打浦商圈精装豪宅,绿洲仕格维04年次新房,全南3房202平低于市场价200万,三天内有效。”“总价50万首付15万,11号线70年产权住宅房,本周六举办疯狂派对,烧烤小游戏惊喜不断,免费看房班车。”……读者沈先生告诉记者,近一个多月来,每天都被这样的推销广告骚扰,这些短信全部来自中原地产的业务员。“一开始是电话骚扰,好不容易想办法用手机将骚扰电话屏蔽了,骚扰短信又紧跟着来了。”沈先生说,现在每天都收到中原地产的骚扰短信,推销各种楼盘和商铺。一天少则两天,多则三四条,日间发,夜间发,最可恨的是半夜睡得正香时,突然手机铃声响,一看又是中原地产的楼盘广告。“因为我父母的年纪都大了,所以不方便关手机,中原地产的房产推销广告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生活了!”沈先生气愤地说。

  无独有偶,读者邹先生最近也被中原地产不请自到的推销广告所困扰,内容同样也是到处拉人看房。“这些房产短信已经骚扰了我半年了。像烂膏药一样粘着,真是讨厌!”邹先生说。

  多次要求业务员停发仍无济于事

  记者了解到,沈先生和邹先生都未曾看过中原地产的楼盘,那么他们是如何成为中原地产的“骚扰”对象的?原来,沈先生和邹先生都曾通过网络对外出租过房屋,两人猜测,由于当时将房源信息和个人联系方式挂到了网上,因而被中介“相中”为推销对象。

  据了解,每条推销短信的发件人号码都是一串非常规的电话号码,沈先生和邹先生都曾回拨过,但都是空号。而在推销短信的信息内容最后,通常都会留有中原房产业务员的手机联系方式。沈先生和邹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也回拨过,“业务员承认信息是通过公司的短信平台发出的,我曾多次要求他停止发送,但怎么说都没用,第二天还是照旧被骚扰。”邹先生无奈地说。

  中原地产业务员:群发短信比打100个电话省心

  记者回拨了邹先生提供的一条“55万海景房”推销短信联系人的电话,对方承认自己就是中原地产的业务员。当记者问及对方是如何获得自己的手机号码时,该业务员说,“我是通过短信平台群发的,我也不知道你是谁,号码是在我们公司的升级系统里的。”

  “我群发信息也是要付钱的。”该业务员告诉记者,中原地产对每个业务员都有规定指标,每天必须打100个推销电话。“每打一个电话就要把话重说一遍,不如群发短信来得省心,花同样的时间撒的网也更大。”该业务员说,每发一条短信,自己要支付1毛钱。之前每月电话费要花200元,现在加上群发短信,每月通讯支出要超过400元。“周末回复的人多一些,比打电话效果要好。”

  “这个名单升级系统里有的是一些老业主,有的也可能是像你一样租过房子的。我每次撒网也是有条件的,毕竟发短信也是要付费的。”该业务员告诉记者,他会按区域搜索,只选择发给他认为有需要的客户,“这是我的工作,希望你理解。”

  》链接

  “短信骚扰第一案”中原地产被判道歉精神索赔未获支持

  2010年7月,市民王先生因认为其受到中原地产中介恶意电话和短信骚扰,将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称其侵犯自己正常休息、工作的权利,索赔精神损失费1元及电话损失费100元。此案被称为“沪上短信骚扰第一案”。

  王先生于2010年5月下旬将其一套房屋出租的信息发布在“赶集网”上,中原物业的业务员在网上看到此信息后,与王先生建立了业务联系,王先生将其手机号码告知了中原物业业务员。此后,王先生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共收到中原物业各门店业务员打来不同时段的电话28个,还收到中原物业业务员通过短信平台所发的推销房屋短信4条。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中原物业拨打电话的时间和频率已超过常人心理能够忍受的程度,其虽无直接侵害原告合法权益的故意,但主观上存有过失,客观上对原告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一定干扰,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其侵权行为成立。

  2011年5月浦东新区法院判决,被告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向原告王先生书面赔礼道歉,并给付王先生电话费100元,驳回王先生其余诉讼请求。

  》律师说法

  目前无相关法律约束但屡教不改不合法理

  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的盛先磊律师在采访中表示,电话营销、短信营销已成为包括地产中介在内的销售型行业的常规营销模式,但遗憾的是目前没有相关条例说明什么是短信骚扰,达到多少数量的电话、短信算骚扰。

  盛律师表示,在这一投诉中,消费者已经明确告知业务员,不希望再接收类似推销广告,业务员理应接受和尊重消费者。“如果消费者明确告知后,业务员还是屡教不改,那么在法理上肯定是有问题的。”

  “如果有大量信息被披露外泄,那就说明这些号码并非业务员单个搜集,而是由专门的渠道售卖、泄露客户信息,这是严重侵犯了隐私权。相关部门应及时引起重视,尽早出台相关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盛律师说。

  》联通、移动

  骚扰短信可屏蔽

  记者致电联通客服了解到,如果手机用户受到垃圾短信骚扰,可联系客服将骚扰号码转入短信屏蔽平台。移动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移动曾推出过具有垃圾短信过滤功能的信息管家业务,但目前已下线。该工作人员表示,移动用户可下载360卫士等第三方软件过滤和屏蔽垃圾短信。

  》记者手记

  谁该“理解”业务员?

  每个人,谁没被手机短信骚扰过?谁没疑惑过自己的手机号码是怎么被陌生人知道的?不同于电视、报纸、网络上的广告,如果不喜欢,可以选择不看不听,但是手机短信的广告却强迫人必须得看。

  在采访中,中原地产的业务员说了一句“这是我的工作,希望你理解。”对他人是“骚扰”、是“垃圾”的短信在他看来是生意、是机会。但如果他的手机每天也有对他来说是“垃圾”的信息不请自到,影响到他的工作、生活,甚至睡眠,他是否也能心平气和地理解别人的工作?

  短信营销已经成为许多行业公认的营销手段,这种到处搜罗或“购买”客户进行“狂轰滥炸”,甚至有点扭曲的工作模式,究竟是谁造成的?作为一家大名气的公司,是否才是真正该“理解”业务员的那一方。反观和改变自身,去引导更健康、更良性的工作模式和考核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shoukaos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通州云景东里10号0604室 TEL:+86(10)88789402 13132282109
E-mail:bjbangonglou@126.com QQ:5651564 京ICP备2024054193号-1  技术支持:手靠手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不可转摘 北京租写楼就找北京手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