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地产+文化” 评:不应太急功近利
文化部发布数据显示: 2010年国家级园区基地的收入平均增长率都在40%以上,国家级园区基地的总收入也达到了2500亿元。而,近来也有媒体报道,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园区超过2500家,其中7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园区不超过10%。 中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记者韩秀)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然而,近来也有媒体报道,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园区超过2500家,其中7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园区不超过10%。一些地方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仍利用“地产+文化”的模式。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确实不宜发展过多 11月23日,文化部在北京举行2011年度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评价结果发布会,十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出炉。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等10家企业榜上有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宇表示。 张宇: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在内容产品制作与文化资源集成、全国性市场渠道网络建设、国际文化贸易和重大国家交流项目承办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支点,构建起了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全产业链运营基本格局。 据报道,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超过2500家,这10家企业是其中优秀代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拥有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的丰富资源。更多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还是在探索发展阶段。有媒体报道说,全国文化产业园区有70%处于亏损状态,对此,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接受记者专访时回应说,有多少产业园区亏损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数据,但是,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确实不宜发展过多: 刘玉珠:现在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发展不能太多,在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初期,我们还是一个积极审慎的态度,文化部近十年来,也就评了6家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 文化部副部长:我们的文化产业基地还显得相对弱小 据介绍,2010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总收入的规模达到了2500亿元,总利润也超过了365亿元。但是文化产业到底如何发展,目前各地还在探索。现在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很多还都是仿照当初经济开发区模式,划出一片土地,吸引文化产业公司入驻生产。一些文化产业基地仍无法完全摆脱利用土地资源启动、盖楼追求瞬间见效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文化部副部长励小捷表示,这种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的模式还有待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与国际文化产业巨头相比,我们的文化产业基地还显得相对弱小,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还有待提升。今后,文化部和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引导、管理、扶持和服务,推动示范基地的加快发展。 文化评论人史航:发展文化产业不应该太急功近利 近期,中央提出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但是如何找到一条稳步、快速、可持续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仍然是需要研究的课题。文化评论人史航认为,发展文化产业,还是要尊重文化规律,不应该太急功近利: 史航:所以我期待的什么样子?比如说江西省,比如说湖南省,这样一个地方他们有很多的文化,他们有很多的传说,这一切能形成什么样的想象力,形成什么样的故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