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保障房”评选活动
倘若不是东方网微博开设“我为保障房献一计”,我还真不敢写如此标题的这篇小作。如果我的这篇小文会得罪谁,那么也权作允许我“献一计”吧。 这两天上海媒体报道:“我最喜欢的保障房”评选活动开始了,主要项目就是在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动迁安置房中(简称“三房”,以下同)评出“我最喜欢的房型”和“设计创新”项目及方案。对于这个评比,我总是想不通:评选为了什么? 首先,我不明白这个活动的组织者是谁?因为按规定这种涉及企业经济活动是不可以由政府部门主持搞评选活动的,所以在评选的启示(通知)中也没有提到这是“政府行为”。那么这“三房”评选到底是谁组织的呢?行业协会,民间组织,还是企业“联盟”?我之所以纠结这个“组织”者是谁,盖在于所谓的“名不正言不顺”之死脑筋。一个评比活动的组织者是何人,足以表明这个活动的指导思想、权威性,甚至是否合法性,可信度。 当然,“我最喜欢的保障房”评选活动一定会有组织者的,只是至今没有公开。何以不公开?且不论吧。 言归正传。“三房”与普通商品房难道有不同之处?我认为,从公理上说,倘若说这“三房”与市场上公开出售的商品房有什么区别,最大的恐怕就在于其房子建造所处在的地段不同,其次就是房屋面积大小而已,比如客厅,比如卫生间,其他还有什么“区别”?我想不出来。难道质量上(比如所用建筑材料低廉)?难道设计上特别地不合理(比如厕所与卫生间放在一起)?我看绝对是不会的。“三房”价格当然相对便宜的,这中间除了政府补贴一块之外,最主要原因还是一个“地段”(级差地租理论)之不同,从面使价格低下来了。是不是? 我注意到,虽然“宣传”中并没有道明评选举“三房”之目的,但在动员大家参加“献一计”活动的通知中说,通过此“为保障房建设添砖加瓦”。这当然是摆得上桌面的语言。 但据我所知,“三房”中的每幢楼房,背后都由一个具体的建筑企业,房产开发公司。说白了吧,“三房”从土地开发,到房屋设计、工程建设以及最后房屋“交”到住户手中,都是“企业在活动”。人民政府在“三房”中的作用是,制定和落实“三房”保障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加强监督监管,具体的“住”是不直接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住户对“三房”的意见,就是对开发商(建筑公司)的意见。由此推理“三房”的评比,其实就是对“企业的评比”。 我必须肯定,这种对房产企业进行评比的活动,是可以进行的。但是这种评比的积极意义究竟有多大?据悉,“我最喜欢的小区”、“我最喜欢的房型”的初选项目及方案将作现场展示,先亮相在上海展览中心,再亮相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我猜测,不住“三房”的市民,是不会有多少人关心这个评比的,我就是如此;而已经住“三房”了的,住也就住了,还会有什么甚其他兴趣?也许,冲着抽出特等奖1名,奖品价值5000元;一等奖5名,奖品价值2000元……一些同志会去碰碰运气。其他,还为了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