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建设力度有望加大
据悉,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2011年10月接受全国人大关于保障房的专题询问时指出,由于资金压力,2012年乃至“十二五”期间的保障房建设规模将可能调整。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保障房的供应结构应适当调整。 按照规划,在2011年新建的1000万套保障房中,包括400万套棚户区改造住房、200万套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220万套公共租赁房、160多万套廉租房。 巴曙松认为,应加大公租房与廉租房的建设比例,“针对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和低收入者的公租房建设规模,在市场上应该是需要量比较大的,2011年只占30%。而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棚户区改造房和经适房、限价房,合计占比达到60%以上。”巴曙松说。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如果政府急于回收资金,就倾向于提供产权型保障房(经适房和两限房),而不愿意提供租赁型保障房(廉租房和公租房)。 由于覆盖对象为城市中低收入的 “夹心层”,且不易因产权问题产生腐败,公租房被不少专家所推崇。 公开数据显示,调整后的黑龙江保障房建设规模达到83万套。而浙江、广东等人口流动大省的建设比例却相对较低,其中浙江的建设规模只有18.5万套。 有专家将这一差异归咎于户籍门槛。据悉,现有的保障房类型中,仅有公租房在一定程度上向外地户籍人口放开,其余的保障房均以本地户籍人口为主。 对此,巴曙松建议进行调整,使得城市保障房的覆盖范围超出户籍人口,实现对常住人口的全覆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