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楼道市:春节楼市没有更好也没有变坏
春节楼市没有更好也没有变坏,观望情绪同样没有增加亦未减损,只是保持去年10月以来的既有状态罢了。在如此氛围之下,只要政策未明显松动,无疑将加剧房价下行压力,这是肯定的。 春节楼市没有更好也没有变坏 面对起伏、波折不断的楼市变化,许多专家总是有各式各样的走势推论,有的南辕北辙,有的则雷而不同。但今年从元旦第一天的冷清开局,到春节长假期间的交投低迷,大概是所有产学研之前的共同判断。 ●今年春节成交创新低 以上海为例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以来之初一到初七,连续7年的同比来看,今年成交量创历史新低,仅为平均水平的36.06%,骤减近三分之二。于是有专家言之凿凿地表示,这说明市场观望气氛愈来愈浓厚,将影响开发商推盘心态,进而直指房价将面临下行压力。果真如此?恐怕也不尽然。或者说:结论正确,过程则有待商榷。 在我看来,“供需两淡”其实才是旧历年楼市的本来面目,只是长久以来被投机、投资买气所掩盖住罢了。 试想,“金九银十”怎么来的?除了长假因素之外,婚房与改善性需求是刺激消费者购房的主因。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讨个老婆好过年!既然如此,往往同步进行的买房便是理所当然之事,9~10月下定成交过户、装修后,农历年前欢喜入住。改善型需求亦复如此,过年住上新居乃人生一大乐事也。当然,此一状态主要适用在即可交屋的现房。而春节期间则是该买的已经买了,尚未买的也不急于一时出手,因此7天长假堪称系旅游、餐饮旺季,而是房产之淡市,也就不足为奇。 ●2004年开始淡旺季趋于模糊 惟自2004年开始,投资、投机买气蜂拥入市,由于不是自己居住,对买进时机的考虑以楼盘预期获利能量为主,使房地产原来清晰可见的淡旺季之分趋于模糊,甚至荡然无存! 上海便曾发生一起著名的“春节抢房”事件,至今仍脍炙人口。位于黄浦区复兴东路、中山南路的“金外滩花园”,2004年11月26日正式取得许可证,以当时地区天价的1.7万元/平方米分期开盘。就在市场犹在惊讶、质疑的声浪中尚未回过神来时,该案却已在2005年的农历年长假推出二期,虽然价位已飙高近3万元/平方米,仍造成消费者彻夜排队抢购的热潮,甚至因有人插队而发生群殴事件。当时有媒体称,面对如此高的价位,抢房却毫不手软,令人匪夷所思啊! ●温州人进军上海楼市之滥觞 惟人们有所不知的是,事后经查该案总计580套,登记购买者达3600人,其中竟有四成人出示的是温州身份证(雇民工排队)!因此,“金外滩花园”可视为温州炒房团进军上海乃至全国楼市之滥殇。当然,如以“结果论英雄”也证明温州人没有疯,而且赚得是盘满钵满,即使房产价量齐跌,该案目前至少仍有4万元/平方米以上的行情。 事实上,也是自2005年开始,上海乃至全中国正式进入第二波房地产宏观调控周期(第一波为1993年),而有了诸如期房限转、5.55%营业税、70/90(70%推盘总面积之套型应为90平方米以下)等一系列政策出台,至今仍深深影响市场发展。 ●春节楼市没有更好也没有变坏 既然当前房地产仍陷入愈演愈烈之泥淖难自拔,楼市又已恢复以实事求是的自住性购买为主,元旦乃至春节期间的冷清便在供需双方的意料之中,否则不会出现在此期间上海无推盘、北京无成交的状况。从而也不存在观望愈趋浓厚,影响开发商对后市判断的结论,因为春节楼市没有更好也没有变坏,观望情绪同样没有增加亦未减损,只是保持去年10月以来的既有状态罢了。 惟显而易见的是,在如此氛围之下,只要政策未明显松动,无疑将加剧房价下行压力,这是肯定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