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改革破局:经适房停建或回购
3月5日,《广东省住房保障改革创新方案》(下称《方案》)对外发布。除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外,广东省将暂停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并逐步将现有的廉租住房、直管公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合并管理、并轨运行,统一归类为公共租赁住房,只租不售。
久被诟病的“宝马开进保障房小区”现象,或许从今年将开始改变。 3月5日,《广东省住房保障改革创新方案》(下称《方案》)对外发布。除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外,广东省将暂停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并逐步将现有的廉租住房、直管公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合并管理、并轨运行,统一归类为公共租赁住房,只租不售。 这是继江西之后第二个省份提出停建经济适用房,不久前江西省的方案提出,从2012年开始,停止新建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廉租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并轨建设。 今年1200万套保障房的建成数量为历史上最大规模。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障房交付使用,其后期管理与运营是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在本次两会上,全国政协于7日组织了“政协委员谈保障性住房与建设管理”新闻发布会,委员们为保障房监管体制改革纷纷支招。 另据记者从北京市保障系统有关人士处获悉,为了加强保障房的分配和管理,北京市已经制定了“保障房后期管理办法”,该办法现已上报正待审批,近期将对外公布。 多地率先启动后,2012年,一场关于保障房监管分配方面的改革有望破冰推进。 保障房漏洞 各类保障房存在的分配和监管漏洞,为代表委员们所关注。 民革中央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直陈,一些地方在保障性住房分配中存在申请弄虚作假、申报不实以及工作人员协助弄虚作假,不按规定程序和条件审批、不认真履行职责、失职渎职等现象。 而背后的原因之一在于,目前我国对于申请廉租、公租房家庭的个人住房、收入以及金融资产等基础信息了解不足,核实有一定难度。 “因此,一些收入超过了廉租、公租住房准入标准的家庭,仍然不腾退廉租、公租住房,使其他符合廉租、公租住房准入标准的家庭无法及时入住。” 农工党中央也在提案中称,由于个人诚信档案管理缺失,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批程序不严,监管难度较大,保障性住房体系“寻租”和“搭便车”现象不时存在。 2011年,伴随着保障房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多地频频曝出经适房分配的“丑闻”。 在陕西省山阳县,在900多名经济适用房申请人公示名单中,有政府职务者多达100多人;2011年5月初,国家电网安徽分公司被爆出在合肥市翠薇路698号院,建设888套豪华集资房,内部售价仅为每平方米1000多元等。 在北京,不久前本报曾联合北京市某中介机构,对北京市保障房出租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北京市第一代经济适用房,建成交付约14万套,目前约有13万套通过“真假交易”转为二手商品房上市交易,剩下的不足1万套约有40%在出租。 北京市第二代经济适用房,建成交付约10万套,目前约有25%在出租;“两限房”迄今建成入住约7万套,目前约有20%出租。 北京市一位政府人士向本报抱怨,外界一直在批评保障房,尤其是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在分配环节上的种种漏洞、猫腻,应保者难保,“开宝马的反而分到经适房”,但他们常常无能为力。 “仅靠住房保障系统的几百人去深入数万、几十万人,调查每一个申请对象的真实情况,很难。另外,由于我国迟迟未出住宅保障法,对于那些骗租、骗购保障房的人群,只能批评教育,取消个别被发现的申请人保障资格,违法成本很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