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贸商务区崛起:一个现代的北三环商务样本
导语: 2005年以后,随着50万平米庞大规模的最终规划实现,环球贸易中心(以下简称“环贸中心”)逐渐成为整个区域新的文化、商业中心:在北三环上的空间意涵也几经转换,与燕莎、中关村、金融街、亚奥、CBD五大商圈的辐射效力一起构成了北京这条动脉主干道上最具活力的国际时尚商务区,一个完全现代的北三环商务样本逆市而出。
建筑城市的表象气质 5年之前,北三环,这条长达6.6公里的通衢大道,更多承载的只是“大动脉”的通道作用--由于缺乏体量巨大、代表区域形象力的标志性商务建筑,和具备国际水准的娱乐和商业事务活动的公共空间,让整个区域在“大北京”的规划背景下仍旧难以摆脱“价值洼地”的桎梏,熙攘拥堵的主干道两旁,却无法形成有效的商务和高端人群聚集,周边五大商圈的磁场效应让北三环整个带状区域的商务发展陷入真空。 2005年环贸中心A/B座双塔的出现,正是在这一语境之下。 出现在北三环伊始,环贸中心A/B座联体双塔就让人眼前一亮:线条流畅、轮廓鲜明的整体建筑造型,立面上颇具时代感的拖拽、切削设计手法,摒弃横平竖直的模式化的设计思维,让环贸中心在北京灰色的写字楼群体中脱颖而出。在当年某位财经媒体人士看来,它颇具魄力的设计是在追求一种建筑的可识别性--无论是从街道对面,还是从街区下方的视角,环贸中心都在建筑形式、体量、色调和质感上与周边环境具有显著的区别,打破了老的北三环区域“排列在街道两旁的新的、老套的厚片建筑物”给人的厌倦感觉。 环贸中心色彩明丽、沉稳大气,容纳了更多视觉空间,改善商务区整体通透、延伸的大格局,气势恢弘,整体造型简洁、轮廓鲜明,体现出新颖、现代、大气的设计理念,为整个区域的商务人士勾勒出一个更具高尚气质的商务形象,也成为北京商务建筑中独特的风景。随着环贸中心打造国际商务区蓝图的逐步实施,50万平方米宏图渐变为实景。时值2010年初,随着项目内最后两栋楼--喜来登酒店及服务式公寓的顺利封顶,环贸中心的八栋巨大而现代感十足的蓝色建筑已经傲然成为北三环带状区域、乃至京北地区地标性建筑和规模最大的商务楼群。作为在北三环整体中性背景上惟一的明亮区域,环贸中心因商业目的或为指引车流人流而吸引关注,从刚出现就成为大区域内的指引坐标,到形成高端商务人群集散中心的城市“中间景观”,5年时间,环贸中心不断用独特而亮丽的建筑语言,文雅的表达出那些实用的商务、商业功能和无名的区域主导气氛。 现代北三环商务样本 与5年前相比,北京的城市生活同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诸多大型事件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让北京进入一个更为多元的资源角力环境中--住宅市场正大跃进式的跨入“后现代”阶段,写字楼商务市场却在奥运后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双重夹击下回归到理性的秩序当中,“商住倒挂”成了2009和2010年北京房地产业的显著特征,2009年同期,第一太平戴维斯数据也显示出,北京甲级写字楼平均空置率高达19.6%。如今的金融街西拓依旧,CBD也在东扩计划的公布中上演新一轮的土地神话,规划语言的重复,却无力改变商务市场自身疲软的现状。 北京商务区域的发展正处于从绝对集中走到相对集中的阶段。多年来,五大商圈中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持续出走事件,从侧面说明国际品牌企业在完成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始品牌积累后,开始寻求一种更为理智、良性的中国战略;以公共运输网络为主体、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与激烈的城市化进程相适应而建立的现代北京综合交通体系,为这一轮国际品牌选址的重新洗牌提供了足够的筹码。 5年前环贸中心的出现,正是建立在贯通北京南北线路的地铁5号线的和平西桥站、以及10号线的平行双轨道与北三环“大动脉”交叉,为整体区域提供了国际化的生态商务运输轨道的前提之上。面市时机的掌握,自身集多种现代商务功能于一身的超大规模实体,加上金隅集团始终如一在建筑品质和物业标准上追求的国际化水准,完成了整个区域的商务生态升级,成为区域内高端商务供应潮的触媒。随之而来的是众多知名品牌的持续进驻,从05年的前程无忧、灵智精联广告,06年中瑞律师、日冲商业、索浪计算机,07年爱玛客(Aramark),08年一汽奥迪、宇信易诚、格兰富水泵、日本电通广告到09年英特尔(中国)、伊藤忠华糖,环贸中心的品牌客户逐渐呈现出由本土向国际、由具备强劲发展空间企业向成熟的世界性大品牌企业发展的双轨螺旋上升态势。而环贸中心亦藉此逐步完成向环贸国际商务区的华丽蜕变。 这一背景下,整个环贸国际商务区表现出了与大市场态势迥然不同的强大商务磁场效应。近5年时间,在五大商圈交界带中的环贸商务区,不但没有丧失自身的竞争力,反而保留了政府规划语境之外的商务持续发展的空间,从而从CBD吸引来包括英特尔(中国)在内的重量级客户。随着喜来登酒店的封顶,更为良好的商务、人文、自然环境已经呈现在本区域,在叵测的大经济气候下,环贸国际商务区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业已对整个北三环主干道及其辐射区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整个带状商务生活的质变,环贸中心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05年“安贞商务区”的定位预期,成为纵贯东西、以北三环主干道为辐射区域的最重要的商务势力。 老的区域与新的经济 作为北京人耳熟能详的老区域,5年前的北三环显得有些寂静,这条当时已经建成通车51年的城市交通动脉,承担着越来越重的交通压力,这种压力让人们对她最深刻的印象成为了“堵车”;5年以后,一个以“环贸新生活”为口号的广告语正在这个区域逐渐蔓延:当环贸中心完成它所有的配套,用优秀的建筑和商务条件引入越来越多的高端企业和人群时,以UME国际影城、BHG超市、七彩云南、庆丰祥茶庄、青鸟健身、金湖茶餐厅、金鼎轩、卓尚桌球俱乐部、圣提高温瑜伽、品位间、竹林草堂、010御家厨房为代表的一批高端商务休闲品牌的进入,也为北三环创造出一种舒适、轻松、有格调的国际化商务生活新体验。 与此同时,代表着台湾创意设计最高水平的“清庭”创意产业品牌的进入,则是一种建筑在北三环文化气质之上的新经济引擎。自从1996年成立以来,“清庭”对纯粹与原创性的坚持,已成为台湾市场的一股清流,成为台湾各个高端商务场所竞相引入的创意符号。对许多欧洲知名设计品牌而言,“清庭”所代表的,是诚信与认真的态度、对创意与质量的要求、以及产品的销售保证;而对众多创意人而言,“清庭”早已是“创意”的同义字了。它的引入,为整个环贸国际商务区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独树一帜的品位与敏锐超群的潮流捕捉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创意活动为环贸国际商务区带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要远远超过写字楼、酒店甚至是购物商业等其他功能部分。它解放的是北三环以及更多区域那些高墙院落后面的文化张力,环贸国际商务区甚至是一个传统区域与世界商务生活接轨的媒介,他们相互之间的反作用将会带来真正的商务繁荣,“真正的场所并不存在于大楼之间,而是存在于人们值得记忆的体验中”,美国著名建筑师Curtis J. Scharfenaker,曾这样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场所制造”的理念。因此,为了把世界上优秀的人、企业、物和信息资源吸引到环贸商务区,仅凭强大的经济能力还不够,文化魅力和文化磁力也不可或缺。 在可预期的新经济的血液循环下,环贸商务区已越来越展现出一个老区域与世界商务生活接轨的媒介形象和更为远大的未来。 本站编辑:商海浪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