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开发商观望心态加剧 新房迟迟难上市
深圳开发商幻想调控松动
普遍观望致开盘不多 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否松动,在地产市场引起波澜,加重了开发商观望心态,不少开发商仍心存幻想延后开盘,造成了近期供应紧缺、房价坚挺的僵局。 开发商观望心态加剧 扑朔迷离的调控政策,加剧了深圳开发商的观望心态,不少开发商选择推迟开盘,导致上半年新增供应量大幅锐减。中原地产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批准上市的商品住宅仅131万平方米,比2009年同期大幅减少了三分之一,尤其严厉调控政策出台后的5、6月份新增供应量更小,只有23万和14万平方米。这是继去年供应量同比大减之后,深圳楼市供应量的再次锐减。去年深圳商品住宅批准上市面积共432万平方米,同比2008年下降37%。 近一个月来,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统计,深圳仅有两个新项目上市。6月14日至20日一周,花样年花郡2期、金地上塘道两个项目加推,推售住宅面积不足11万平方米,推售住宅套数2049套。之后的三周,深圳都是零项目上市销售。 同时,近一个月获批预售证的项目也仅有两个。6月14日至20日,仅金地上塘道一个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获批住宅面积6.5万平方米,获批住宅套数947套,获批商业面积1999平方米。7月5日至11日,深圳市也仅有观湖园一个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获批355套低密度住宅,获批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余两周都没有项目获取预售证。 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研究发展部认为,新房价格未出现明显调整,二手房成交量持稳,在当前信贷收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仍将低位运行。目前仅有少量项目采取降价措施,成交新房以关外普通住宅为主,刚需为主,造成了近期均价下滑。 新房迟迟难上市 “3月份观望‘两会’定调,4月份‘国十条’出台后等待深圳细则,5月份又观望同行是否会降价……”深圳某楼盘负责人表示,其一直推迟开盘源于对政策的不确定性,今年上半年几乎都在观望和犹豫的情况下度过,施工进度有所放缓,已经够预售条件也还没拿证。 近期,兰溪谷、金地上塘道和公园大地等不少新楼盘举办推介活动,这些楼盘都有新品待售,在开盘前提前营销造势。但当问及正式开盘时间,开发商几乎都表示尚未确定,甚至还没有拿到预售证。 据统计,荔山道、御府名筑、湛宝大厦、朝阳里雅苑、中信岸芷汀兰、兰溪谷国际公寓等楼盘今年“五一”期间就已开始推介、积蓄客户,但至今尚未开盘,这种自“五一”起推迟开盘的楼盘就有近10个。有些楼盘甚至计划3、4月开售的,几乎都已竣工,至今还在宣传推介,迟迟没有上市。 在销售惨淡市况下,加之近期对政策放松的传闻,不少开发商开始幻想市场的报复性恢复。有开发商表示,目前开盘首日销售率普遍不足两成,需要前期做出更多工作,积极蓄客,一期若销售不旺,会导致二期、三期更难销售。据了解,深圳有开发商旗下两个新盘都接近封顶,“五一”期间开始咨询登记和优惠申请,原计划6、7月开售,又一直推迟到8月份,而8月份是否开盘,仍要看有购买意向客户是否达到一定比例。 中原地产二级市场常务副总经理玉家雄表示,今年新增供应不足是深圳房价至今仍未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但下半年很多楼盘将要上市,尤其是上市房企下半年的销售任务较大,当前房价僵持局面或难维持。 - 中证地产评论 真假空置莫衷一是 每当我们看到城市里很多楼盘的窗户在夜晚漆黑一片时,都会感慨房屋空置率是何其的高。但一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空置率究竟有多高,谁都没有权威的数据,分析人士因此也无从下手。 不久前,有媒体称中国660多个城市现有连续6个月以上电表读数为零的空置房6540万套,足够2亿人居住,似乎为此找到了答案。不过,国家电网随后发出澄清,其数据仅为电力统计,作为判断空置房的依据会有很大误差,令空置问题再度成谜。 通俗地说,空置房是指市场上卖不出去的房子。根据住建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定义,空置房是指竣工一年之后没有实现销售的房子。国家统计局曾经公布过全国新房空置面积的数据,但自2009年伊始,这一数据被“指数”所代替,公众便只能了解空置面积的增减,无从获悉更具体的空置情况。 最近公布的空置面积数据截至2008年12月。那时,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64亿平方米,其中,空置商品住宅9069万平方米。随后,空置面积有所减少。从2010年开始,全国商品房空置指数逐月提高。到今年6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指数为104.65,比5月份提高1.17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6.06点。以此推断,目前,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并不低,基本上维持在1.6亿平方米以上。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37亿平方米,空置率接近20%。 如果以竣工一年以上未销售的商品房作为空置房的依据,那么,1.6亿平方米以上的空置房,主要源自供应结构的问题。即开发商提供的产品与市场需求不能对接。其中包括定价过高、需求错位、房屋质量低、户型结构差等种种因素。 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看,项目后期的产品往往是高端产品,被赋予较大的市场价值。在房地产市场火爆时,多数项目的定位会日益高端化,脱离普通百姓的承受力。2009年,房地产市场异常景气,导致开发商在项目开发时,不断提高档次和客群定位。市场在调控中趋冷后,供求错位问题也就凸显出来,商品房空置现象便日益突出。 如果将空置概念扩大,将已销售但长期不居住的房屋也纳入空置房的统计,那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空置率无疑将进一步提高。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一个人拥有多套住宅屡见不鲜。其中,相当比例的房产拥有者仅仅出于投机需要,囤积住房,并任其空置,待房价上涨后赚取价差。另外一些改善型房产拥有者住上了新房,但舍不得出租旧房,或者嫌出租麻烦。这两种情形也导致空置率高企。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大迁移过程中,除了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外,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规模也较大,其中不乏举家迁移的情形。这些迁移的人口在新的居住地居住后,由于逢年过节还要返回故乡,因此原居住地的住房不大可能出售和出租,而又长期无人居住。 因此,我国住房高空置的问题,有一些是市场的原因,还有一些是我国目前社会变迁中的正常现象。对于供应结构和投机导致的空置问题,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调控。空置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与目前倡导的低碳经济背道而驰,政府也应该出台针对性的政策,鼓励空置房用于出售或出租。 本站编辑:商海浪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