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四星级酒店拆除重建惹争议 建成仅20年
昨日,建国门桥东南角,四星级凯莱酒店外搭起脚手架,并围起绿色围挡。凯莱酒店1992年开业,今年6月1日正式停止营业,准备拆除,之后原地重建五星级的“国际化商务高端酒店”。凯莱所属的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拆除是因为酒店现有规划与建筑结构存在“硬伤”、酒店设施严重老化。但也有不同声音认为,凯莱想要升级不一定非要拆除,其仍有改建余地。 6月19日,北京市规委就凯莱重建规划的公示期截止。目前,凯莱酒店已进入拆除准备阶段。 昨日下午,建国门桥东南角,凯莱酒店周边搭起一圈近12层楼高的脚手架,楼体南面的脚手架外,挂着绿色的密布网围挡。酒店立面的蓝色玻璃幕墙上,蒙着一层灰,白色瓷砖已经发黄。 今年6月1日,凯莱酒店正式停止营业。6月19日,北京市规委关于“凯莱酒店项目控规调整”的公示截止。6月底的时候,酒店外围已开始搭建脚手架。 “搭脚手架主要是防止拆除时有建筑垃圾掉出来。”昨日,施工方宏安达建筑物拆除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现场共有60余名工人,可于本月底全部搭好脚手架。8月中旬,待酒店内部设施和物品都搬走后,就将开始拆除。拆除过程约需3个月。 凯莱酒店的“业主”,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中表示,酒店很快要拆除,但具体时间并未确定。 这一切都预示着,这座曾经辉煌的四星级酒店,在“存活”20年后,即将消失。 一个时代的地标 1987年,建国门东南角,一座涉外酒店正在酝酿中,最初的设计立意很快获得通过,从平面上看,如同一架天平。酒店由中国法学会和香港利园酒店集团联手打造,天平的设计立意正好与法学会的性质不谋而合。 1990年,按四星级酒店设计的天平利园酒店成立。 打小在建国里二巷长大的李大妈记得,酒店建成前,那儿还是一片破败的小平房。天平利园酒店及其北面的长富宫饭店,无疑成为建国门一带的标志性建筑。李大妈说,那时的酒店可气派了,在周围一片平房的衬托下,60米高的大楼“鹤立鸡群”,最显眼的要数成片的蓝色玻璃幕墙,“当时觉得特新奇,大楼还能用玻璃当墙?” 1992年,天平利园酒店易主,中粮集团成为新的业主,委托凯莱酒店集团管理,并更名为凯莱大酒店,2007年,又更名为凯莱酒店。 凯莱酒店内有个船餐厅,整个餐厅的外观设计如同一艘船,经营正宗粤菜,尤以燕鲍翅著名。在酒店工作了17年的任建华记得,上世纪90年代,船餐厅就火爆一时,用餐都得排队等着。 20年酒店一夕停业 但利润并没能改变酒店的命运。今年6月1日,凯莱酒店停止营业。 中粮集团酒店事业部相关负责人称,凯莱酒店经营标准为老四星级标准,目前酒店整体建筑形象、绿化环境、交通组织及建筑原有设计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提出拆除,建设自行持有的国际化高端商务酒店。 该负责人介绍,2009年4月14日,北京市规委专家会对凯莱酒店重建项目方案进行了论证,原则同意改建方案,并提出结合城市景观、街道关系进一步研究建筑布局等意见。中粮集团根据专家会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调整。2009年4月29日,市规委就项目拟文《关于凯莱酒店重建项目规划意见的请示》(市规文[2009]1800号)上报市政府。 建筑结构“硬伤”之惑 不过,凯莱酒店设计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梁震宇并不认同“硬伤”说。 梁震宇回忆,当初批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面积有限,几乎是贴着“红线”(规划控制线)建造的,设计了一个环形的行车通道,方便车辆进出。 梁震宇说,按照当年的规划,酒店限高60米,但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今后的发展需要,所以在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时,留了加层的余地,“拆除重建后的酒店要拔高20米,相当于再加高6层。”梁震宇说,通过改造增加6层钢结构,达到80米的高度,是可实现的。 “如果能加高6层,是否就可以不拆了?”75岁的梁震宇发问。 设施老化 更新与重建? 55岁的陈先生在凯莱酒店工程部工作了近20年。陈先生回忆,工程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酒店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和更新。“小修小换是常事儿,但酒店对整体设施并没进行过大的改造或彻底的更新。” 据了解,按常规,酒店设备每10年至15年就应进行一次彻底的更新。 “设备更新本是酒店的常规动作,现在却作为凯莱拆除重建的原因。”作为设计者,梁震宇感到不可思议。 相关部门介绍,凯莱酒店项目用地属于中粮集团的自有用地,中粮集团自己提出要拆除改造的需求。对于凯莱提出的重建方案,有关部门曾组织建筑、设计、交通、城市景观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认为,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凯莱、酒店的重建有利于这一地区城市建设形象的改善和提升,也符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总的思路。 华侨大厦
寿命:29年 现状:拆除重建
保利大厦
现状:保留原建筑,重新装修
哈德门饭店
寿命:34年 现状:拆除重建
台湾饭店
寿命:20年 现状:拆除重建
专家声音
短寿建筑拆除有悖“低碳”
王晖表示,二三十年寿命的建筑,除非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划时代的意义,否则很难认定其保留价值。他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硬性规定,达到一定面积的建筑物,如果未到使用寿命却需要拆除重建,应通过各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批,以提高门槛。还可请专业机构对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进行评估,综合并慎重考虑各方意见。 而凯莱酒店的设计者梁震宇则认为,一座建筑仅有20年寿命,便要被拆除,有悖低碳和节能减排的理念。 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米甘说,目前建筑的拆建基本是靠城市规划来控制,却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建筑物的拆除重建和改造,在功耗上是两个不同的指标,有关部门应将其进行对比,慎建少拆,使资源、能源、环境效益最优化,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部门回应
建筑拆除重建无年限标准
另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市规划委和市文物局公布了《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一些反映北京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物,会被列入名录,如北京饭店、北京市百货大楼、工人体育场等,这些建筑原则上不得拆除。 新京报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姚瑶 张媛 凯莱酒店位于朝阳区建国门桥东南,西临东二环路、北临长富宫酒店。目前酒店的建筑规模约4.1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0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