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分房到购房入户 地产开发促成都新移民潮
做成都人是件幸福的事,外地人变成成都人的过程也越来越简单。因此,才有人说“成都一大半的房子是外地人买走的”,“一大半的钱都被外地人赚走了”,说不定,明天你就是个快乐的成都人。 从入户分房到购房入户 昨(10)日,锦江区公安分局办证大厅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办理户口迁移的人群。31岁的吴龙友说:“前不久买了100多平米的房子,可以把户口从广元迁来,就成为成都人了。” 老吴的语气稀松平常,但曾几何时,为了拿到成都的户口本,不少人抠破了脑壳。那时的办法只有三种:一是大学毕业幸运地分到事业单位;二是作为大型企业的特殊人才引进,还要通过层层审批;三是走歪门邪道,花钱买成都的户口。只有拿到了成都户口,才可能在这里分到住房。 而现在,对于外地想入户成都的人来说,方法太多了,除了最常用到的人才引进、购房入户、暂住入户之外,还有投资入户、纳税入户、引资入户、应届毕业生入户等等。蓉城大门常打开,落户成都早已不再难于上青天。 地产开发助推新移民潮 地产的开发程度和外来人口的数量常常成正比。比如城南,一条笔直的南延线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来自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国际化的高档楼盘,首个外籍人社区,造型独特的新会展中心……都成为成都未来移民的方向标。“住在城南,我都习惯了说普通话,单位里和小区里的人,都来自五湖四海,说本土方言比说英语还容易引起别人的诧异。”在孵化园某科技公司工作的魏小姐说。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8年,城南的天府科技园、高新孵化园区带来了15万白领阶层的人入住,成都90%以上的外国人选择居住城南。 如果说,羊西线曾经推动了第一次移民潮,南延线启动了第二次移民潮,那么,北新干线带来的沙河源至新都的巨大变化,将激发成都第三次移民浪潮。 □人物故事 扎根都市的小芳 1990年,当南部县的小芳还是个20岁的姑娘时,父母就语重心长地告诉她:“将来,你要到省城去落户,把根扎在大城市里!” 3年后,已经有了身孕的小芳和丈夫开始着手落实这件事。两口子下了狠心,总共花了1万元在成都锦江区琉璃场买了两个户口。不久,小芳夫妇又靠做生意赚的钱和家人的支助,用10多万元在琉璃场买了块地,修了栋3层楼的房子,还带两间营业房。小芳很快在村里出了名,资格的成都户口,洋盘的楼房,看得众乡亲们直羡慕。 如今,小芳已近不惑之年。曾经还在腹中的孩子,已经念上了成都的初中;曾经10多万元修的房子,拆迁办的人告诉她已经值300万元! “想当年,要成为成都人真不容易啊,不像现在,买房子就可以入户。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感受是这座城市的平和、包容,自己真正融入到了成都人的生活中。”小芳带着浓浓的成都口音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