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首页 - 二手房 - 新房中心 - 写字楼 - 家居 - 装修 - 房产金融 - 免费发布 - 视频看房 - 楼市杂志 - 评论 - 合同 - 国家政策 - 房产知识 - 互动社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写字楼新闻
“新拆迁法”施行 专家呼吁应与土地财政改革联动-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新拆迁法”施行 专家呼吁应与土地财政改革联动
发布时间:2011/1/27 10:07:47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张焱

  拆迁成本增加或与房价无关

  1月21日,总理签署令公布施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新拆迁法施行后,拆迁成本向合理价格归位,这样可以更好保护被征收人的权益。”行政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24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房屋拆迁过程中的评估不公问题一直是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才亮告诉本报记者,“新拆迁法”对此作出新的规定有利于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但是补偿合理并不必然引起土地出让价格的提高。

  21世纪不动产商业地产总经理蔡宇翔告诉本报记者,拆迁成本可能会随着“新拆迁法”的实施而增加,但考虑到国内现在具体操作不规范,最终执行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新拆迁法的施行还需要地方财政等配套措施,这样才不至于把拆迁成本都转移到房屋的销售价格中。”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沈岿24日告诉本报记者。

  蔡宇翔认为,“相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增加的拆迁成本是很小的成本,所以高房价的推手不在于拆迁成本的提高。新拆迁法实行唯一可能的结果是谈判的难度增加,谈判的时间也可能拖长,总的来说,谈判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其他没有实质变化。”

  翘望土地财政改革

  王才亮告诉本报记者,国内连年出现“地王”的原因是2003年错误地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而对其他行业关注不够,导致财政越来越依赖于土地收益。所以,“地王”的出现主要是政府从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与拆迁补偿没有直接关系。

  “要平抑显然已经出现泡沫的房价,必须了解导致目前房价高涨的体制性基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然告诉本报记者,政府总是通过设立土地储备中心来控制商、住用地的供地规模,并同时以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住宅用地。正是土地制度和财政体制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带来了经济中的整体流动性过剩和住宅用地供给过少。

  有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1.42万亿元,但拆迁补偿、补助农民的支出仅为5180亿元,政府土地收入与拆迁补偿支出比例约为3∶1。业内人士指出,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过高,抑制高房价需从现有的财政体制入手。

  “土地财政必须改革,这其中涉及到中央与地方财税的改革等诸多问题,同时也需要辅之以房地产税改革等措施。”沈岿告诉本报记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shoukaos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通州云景东里10号0604室 TEL:+86(10)88789402 13132282109
E-mail:bjbangonglou@126.com QQ:5651564 京ICP备2024054193号-1  技术支持:手靠手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不可转摘 北京租写楼就找北京手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