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回应热点问题:央企如何退出房地产
2月22日,在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就央企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去年,央企频频参与制造“地王”,引致舆论大哗。国资委遂下令,凡非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要逐步退出该领域。此后,这一进程备受关注。 邵宁说,2010年,有14家央企陆续处理自己的房地产资产,今年估计还有20多家可以完成退出。 不过,他也强调,央企介入房地产有复杂的历史原因,退出必然难以一蹴而就。国资委规定,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可以参加商业性竞标,房地产不是主业的只能从事自有土地的开发,开发完逐渐退出。 2010年,央企利润总额超万亿,但是上缴的不过几百亿元。许多人提出,央企5%和10%的红利上缴比例太低了。去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事项的通知》,将烟草、电信等垄断行业上缴比例提升至15%,将钢铁、运输等一般性竞争行业提升至10%。 邵宁说,国有企业走过了从大面积亏损到普遍盈利的过程,其收支管理也是一个曲折过程。1994年以前,盈利上缴财政,亏损由国家补。后来亏损的企业越来越多,补不起,政策就变为不收缴也不补贴。从2007年起,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好转,重新开始上缴国有资本收益,不过比例比较低,分5%和10%两档。 “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态进一步改善,这个上缴比例应该进一步提升。”“对于竞争性的国有企业,提到国内上市公司分红的平均水平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他说。 央企高管的薪酬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邵宁说,国资委对央企高管薪酬的管理用的是半市场化的办法。一方面,他们的收入明显比社会上同类岗位要低,而且低得比较多;另一方面,他们薪酬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这是因为企业要在市场上竞争,管理人员的岗位价值就得参照市场的定价,就要承认这个岗位价值。不过,他们又不是完全的市场人,我们对他们的管理还有很重的行政色彩,所以采取了一种半市场化的办法。”他说,国资委自己评价认为,当前采用的办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记者 董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