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产业化住宅今年推广1万套
昨天召开的北京市建筑节能大会上,市住建委主任隋振江表示,2011年北京产业化住宅建设面积要达到100万平方米,按照中小户型不超过90平方米计算,相当于1万多套住宅。产业化住宅在保障性住房中的试点面积也将继续扩大。 2010年,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产业化住宅项目面积奖励政策;住宅产业化试点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简单说,产业化住宅模式就是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一套产业化住宅其实是由墙体、门窗等房屋生产配件“组装”而成。如外墙墙体和楼板都是在工厂里制成,拉到住宅楼施工现场后,工人们再将墙体和楼板用钢结构锁扣严丝合缝地锁死。此时的门窗仿佛是直接“嵌”在了墙体里。 和传统尘土飞扬的工地相比,产业化住宅制造的整个拼装过程几乎是在无尘的环境下进行,施工现场除了吊装机械的轰鸣声,施工现场几乎没有杂音,就连施工人员都比传统施工减少了20%左右。 这种建造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集成,功能一体化组合,实现节能、节材和节水;二是工厂化生产与现场装配,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和建筑垃圾。 “在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上,北京已经确立了大力推广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目标。”隋振江介绍,2012年住宅产业化要达到当年住宅建设面积的7%,这个比例在2013年至2015年要达到10%。 去年3月,本市发布《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开发单位申请采用产业化建造方式,将在原规划的建筑面积基础上,奖励一定比例的建筑面积,奖励面积总和不超过实施产业化的各单体规划建筑面积之和的3%。当年12月,万科长阳半岛项目开工,成为本市首个享受这一政策的住宅项目。 对于产业化住宅推行面临的实际困难,有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国内目前没有形成有效的建筑配件的产业化及产业链条,导致了住宅产业化成本略高于传统建筑方式。与建筑业发达国家不同的是,由于我国人力成本十分便宜,推行住宅产业化生产后,每平方米住宅的造价反而比传统方式高出300元左右。 对此,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在保障性住房中推进产业化试点的基础上,未来还将深化奖励土地面积的政策及其他措施,鼓励普通商品住宅项目优先采用产业化技术建造。 解读 产业化住宅优势在哪 2009年,北京万科中粮假日风景项目B3、B4号楼,被市住建委确定为本市第一个住宅产业化试点工程。这两栋“组装”楼盘有哪些特别之处? 墙体 楼体外墙在工厂预制,在现场一次吊装完成,比传统施工更高效。 门窗 预制在墙内,甚至各种外立面也在工厂做出成品,直接吊装。 装配 由于采用了结构骨架与填充设施分离的设计模式,装配式栏杆、叠合式阳台板,连设备管线都被统一安置在架空层内。 效率 与用传统工艺相比,施工周期缩短了20%到30%。 排放 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施工,大幅减少了建筑垃圾和污水,降低了建筑噪音和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排放。 垃圾 由于对钢模板等材料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建筑垃圾减少了83%,材料损耗减少了60%,可回收材料增加了66%,建筑节能达到50%以上。 链接 主要在保障房项目推广 隋振江昨天披露,去年本市组织落实了丰台假日风景、房山长阳半岛等10个产业化住宅试点项目,特别是在西城半步桥公租房项目等政策性住房建设中,大力推行住宅产业化试点,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成为推进北京住宅产业化的突破点。 “去年,政策性住房用地占到住宅供应总量的50%以上,而今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扩大至60%,这为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政府会全力支持。”市住建委建材处副处长李禄荣说。去年,北京万科、金隅集团、丰台榆树庄构件厂等32家企业组建了北京市住宅产业化企业联盟。金隅集团被批准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