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首页 - 二手房 - 新房中心 - 写字楼 - 家居 - 装修 - 房产金融 - 免费发布 - 视频看房 - 楼市杂志 - 评论 - 合同 - 国家政策 - 房产知识 - 互动社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写字楼新闻
淮安模式:政府出地、百姓出钱-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淮安模式:政府出地、百姓出钱
发布时间:2011/3/14 16:01:39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或是房地产市场转折性的一年。

  3月9日,住建部透露,今年,全国将供应1000万套保障房,其中包括400万套棚户区改造、200万套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以及400万套廉租房和公租房,保障性住房供应总量将首次超过商品房。

  由于各种资金交织于保障房之中,“共有产权”成为今年全国保障房推广中的管理新体制。

作为共有产权模式保障房的开创者,江苏淮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绍明告诉本报:“以目前各地保障房建设推进情况来看,经济适用房资金相对稳定一些,公租房则压力很大。”

  据本报了解,目前《住房保障法》初稿中,共有产权已被列入其中。

  以共有产权解决经适房难题

  《21世纪》:保障房又是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今年保障房建设量很大,一下子增加到1000万套,哪一类型的保障房推进难度相对大点?

  绍明:我们注意到民革中央建议停止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的资金总规模可达5000亿以上,筹集这笔资金的压力很大。

  但是停止经济适用房并不是好主意。有关专家提出这种观点已有多年,今年因为强调公租房而变得更加“合乎时宜”。经适房作为购买性质的住房保障,在住房体系中不是资助租房的保障模式所能替代的。经适房的建设和分配模式确实弊端重重,但并不应干脆停止。

  经适房可以通过共有产权住房保障模式解决一些问题,去年在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都有相应的议案、提案,住建部在回复代表建议时也充分肯定了这一模式。

  目前来看,我们普遍担忧的是公租房建设的资金问题。因为它几乎完全是政府买单,如果未解决利益分享机制,民间资金是不愿意进来的。

  《21世纪》:如此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体量,是否会对商品房形成很大冲击?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一些影响?

  绍明:一个城市80%的住房是通过商品房解决的,如果保障房比例过高,并不见得科学。

  住建部目前要求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外加商品房建设,如果全部完成,必然会对产业形成新一轮的带动。十二五期间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住房结构的调整也是内容之一。保障房会分流一部分普通商品房的需求,但这是房地产市场可以承受的阵痛。

  由于保障房体量庞大,所以,房地产投资总体上还将保持较快增长,住房市场上游的钢筋水泥等行业必然会因保障房建设而形成新的市场需求。不必担心经济增长会因此下滑。

  淮安模式:政府出地、百姓出钱

  《21世纪》:淮安在保障房建设模式上有所创新。共有产权房的建设模式是什么样的?资金上是否碰到困难?

  绍明:淮安的共有产权保障房,除了国家、省级的补贴之外,淮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有一块比较大的资金来源。

  2007年,大部制改革前原房管局旗下两家国企剥离,2008年获得了1.5亿的资金用于项目的启动。政府其余投入的资金,则是通过土地的投入换算成资金成本。简而言之即是“政府出地、百姓出钱”。

  淮安建房的形式,分为集中建设和分散建设两种,分散建设就是将共有产权房分散安排在市区商品住宅开发项目中,由政府统一回购、供应,分散建设的总量为当年住宅总量的5%-10%。

  在产权上有两种比例,一种是个人占70%产权,政府占30%,另一种两者各占50%。淮安规定,将经适房划拨的土地用于建设共有产权房,房价低于同期同区段价格5%-10%。

  《21世纪》:淮安共有产权模式目前推进的情况如何?

  绍明:这种模式推进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一方面国家推动保障房的体量,一方面淮安的模式市场反响也很好,2010年后,淮安的保障房建设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2010年淮安参加共有产权保障房摇号的共计有339户,选房的有313户,今年建设体量一下子就上去了,淮钢集团二期就是共有产权的保障房,共建设房屋2144套,总面积是229474平方米。

  我们现在把门槛也降低了,之前的申购条件是家庭人均月收入600元-800元,现在是1200元每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shoukaos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通州云景东里10号0604室 TEL:+86(10)88789402 13132282109
E-mail:bjbangonglou@126.com QQ:5651564 京ICP备2024054193号-1  技术支持:手靠手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不可转摘 北京租写楼就找北京手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