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商品房住宅“以价换量”加速成交
3月第3周北京楼市从成交层面看,新建商品房成交量1252套,较上周上涨15.66%,二手房成交量2606套,较上周上涨10.74%,住宅总成交面积37.20万平方米,较上周上涨15.18%,从成交量来看,住宅成交在经历政策保温期后,出现稳步上扬趋势。 一、总体市场情况 本周从政策面来看,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和北京市住建委分别发布了《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商品房预售方案执行中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要求商品房销售要实行一套一标价,并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以及对开发企业在预售方案中的商品房质量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投诉渠道。一方面对开发商中的违规操作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也对购房者的权益进行了有效地保护。这不但是对楼市的规范,更是对楼市调控政策执行进一步的深化。 本周从行业动态方面看,央行于3月18日再次发布通知,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本年央行第三次上调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历史新高,资金再次回笼。对统计的4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累计负债超过6000亿元,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利用有效的投资渠道和促使产品销售的营销手段迫在眉睫,不乏对未来房地产市场“以价换量”的预期可行性增加。 从成交层面看,3月第3周新建商品房成交量1252套,较上周上涨15.66%,二手房成交量2606套,较上周上涨10.74%,住宅总成交面积37.20万平方米,较上周上涨15.18%,从成交量来看,住宅成交在经历政策保温期后,出现稳步上扬趋势。从3月18日统计局发布的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情况来看,以北京、石家庄、太原、沈阳等为代表的38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这说明楼市调控政策初现成效,抑制了楼市的非理性发展,然而北京中原研究部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商品房交易量的下降引起的,但是从量的下降传导价格,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度。根据央行一季度对储户的问卷调查显示,74.4%的居民觉得房价过高,所以房价的回落也将是各地政府工作的调控目标。 二、新建商品房住宅“以价换量”加速成交 本周新增商品房住宅供应量5.48万平方米,环比上周下降129.2%,套均面积136.6平方米,均为二、三居户型。本周新开盘项目3个,都位于四到六环间,均为旧盘加推。位于北苑板块的城建•筑华年本周推出了3号住宅楼110套新房源,推盘量1万平米有余,主力户型91㎡-97㎡三居,开盘均价26260元/平米,较去年11月28日开盘上涨4%,和周边城建•世华泊郡、华贸城、铁建•国际城等新盘价格相当。位于北四环东路的波庞宫是远洋•万和城的三期产品,本周推出248㎡和289㎡三居室46套,开盘均价49806元/平米,本楼盘以其品牌价值和位置的稀缺性,销售和价格一直居于板块榜首。 本周新建商品房住宅成交量1252套,环比上周上涨15.66%,住宅成交面积13.62万平方米,环比上周上涨23.65%。新政以后位于管庄板块的远洋一方以其领先降价4000元/平米的营销手段引起了广泛关注,其成交速度势如破竹,自开盘至今,网签量达214套,成交均价21119元/平米,开启了北京楼市“以价换量”的新局面。 三、二手房住宅量价齐升 本周二手房住宅网签成交量2606套,环比上周上涨10.74%;住宅网签成交面积23.57万平方米,环比上周10.28%。根据北京中原研究部统计,本周二手房住宅(统计对象为一般商品房和公寓)成交均价环比上周上涨近1%,略有上浮;北京目前二手房成交客户65%来自于本地居民购买,户型面积以两、三居室为主。成交区域主要集中在交通方便、发展成熟的生活区域,其中较上周比,海淀区成交量相对上涨,据研究部分析,该区价格稳定,购房者多是新购、置换,且需求较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