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首页 - 二手房 - 新房中心 - 写字楼 - 家居 - 装修 - 房产金融 - 免费发布 - 视频看房 - 楼市杂志 - 评论 - 合同 - 国家政策 - 房产知识 - 互动社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写字楼新闻
专家反思高价墓地"死不起":莫把墓地当房地产-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专家反思高价墓地"死不起":莫把墓地当房地产
发布时间:2011/4/15 14:01: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殡葬业的“暴利链”中,公墓墓穴费用是一个主要“暴利点”。在一些城市,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的墓地价格已远远超过房地产的价格水平,令不少百姓发出“死不起”的慨叹。

  4月14日,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分析高价墓地现象表示:“公墓是伴随城市化进程出现的,是城市必要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但目前,政府还将它看作‘过渡性设施’,套用经营房地产的方式管理墓地。”金锦萍认为,这是出现高价墓地的根本原因,因此让公墓回归“基础设施”本色是遏制其“暴利”的根本途径。

  据金锦萍介绍,当前虽然有《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规定,但政府对公墓性质的认识长期“错位”,没有将公墓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当中。“由于基本不批公墓用地,公众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她说,“加上土地供应方面非常不规范,现实中公墓用地的情况比较混乱,有70年使用年限的,有集体土地、林地和其他用地的,容易让人产生‘过了这村没这店’的感觉,客观上也催生了哄抬墓地价格等投机行为。”

  “如果把公墓看作基础设施,那么就应该总体上保证它的公益性,而非经营性。政府应该以‘划拨’而不是‘出让’的方式,保证这部分土地供给,而不以赚取出让金为目的。”她建议,政府应该把公墓看作城市“基础设施”,按照福利事业用地的情况划拨这部分土地,以提高对墓地的土地供给,只收取可供维持基本管理开支的费用即可,“降低公墓的成本价”。

  金锦萍同时强调,保证公墓的公益性并不意味着排斥营利性公墓,而应该交给市场自由选择。“但是,国家应该在政策方面对二者有不同的制度安排,向非营利性公墓倾斜。”

  “倡导公墓纳入城市规划,也不意味着大张旗鼓地扩大公墓面积。只要测算出能够满足80~100年基本需要的用地面积,再配合‘可循环使用’的理念倡导,应该基本能够解决公墓的持续使用问题。”

  此外,金锦萍认为公墓作为“基础设施”,长期来看还应发挥“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公墓本应是怀念先人、传承文化的载体,是体验一个城市历史氛围的重要场地。”她提出,未来中国的公墓也可以效仿国外,向园林化、生态化发展,使公墓具有文化功能。“这需要政府的用心规划、监管和长期的文化引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shoukaos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通州云景东里10号0604室 TEL:+86(10)88789402 13132282109
E-mail:bjbangonglou@126.com QQ:5651564 京ICP备2024054193号-1  技术支持:手靠手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不可转摘 北京租写楼就找北京手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