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统计局: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8%
4月20日,北京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市销售商品房26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8%,其中销售商品住宅192.2万平方米,下降27.3%;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15.7亿元,增长14%。 一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主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开局。主要领域运行状况基本符合预期,调控政策有效落地、效果初显,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3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784亿元,增长8%,其中工业增加值675.1亿元,增长8.6%,建筑业增加值108.9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2709.7亿元,增长8.7%。 1.农业生产基本稳定,都市型现代农业增势良好 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主要农副产品中,蔬菜产量、生猪出栏数分别增长6.7%和2.7%;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下降1.7%和0.1%。 都市型现代农业[1]实现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19.3%,高于农业总产值现价增速7.6个百分点,占比达1/4强。 2.工业生产较为平稳,企业效益较好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从重点行业看,汽车、装备和医药制造业增势较好,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2.9%、23.6%和21.1%,医药制造业增长20.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受国外市场影响,下降1.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受结构调整影响,下降73%。 分企业规模看,中、小型企业增速快于大型企业。规模以上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和12.3%,增幅分别高于大型企业3.2个和6个百分点。 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8.3亿元,同比增长27.4%。在37个工业行业中,有2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33.8亿元,增长58.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9.2亿元,增长25.5%,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8.9亿元,增长18.5%,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7.7亿元,增长79.6%。 3.第三产业增势稳定,企业利润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7%。其中租赁与商务服务业,批发与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9.1%、13.7%和11.4%。 1-2月,限额以上第三产业企业实现利润888.8亿元,增长38.9%。其中,金融业实现利润653.3亿元,增长29.2%;批发零售业实现利润152.1亿元,增长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利润37.9亿元,增长40.4%;科研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实现利润21.4亿元,增长97.7%;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实现利润20.5亿元,增长73.8%。 4.投资完成情况较好,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2.3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15.7亿元,增长14%,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1.2%,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0.4亿元,增长0.7%。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内资单位完成投资230.8亿元,增长18.6%;非国有内资单位完成投资514.4亿元,增长20.9%;外商及港澳台单位完成投资67亿元,增长19.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5亿元,下降7.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4.9亿元,增长1.5倍,其中工业投资133.9亿元,增长1.5倍,主要是电子、汽车大项目的带动;第三产业(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71.9亿元,增长9.2%。 5.房地产结构调整见效,保障房建设加快推进 全市销售商品房26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8%,降幅比1-2月扩大4.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商品住宅192.2万平方米,下降27.3%,降幅扩大6.2个百分点。 3月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760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488.9万平方米,增长13.5%。 一季度,全市完成政策性住房投资86.4亿元,同比增长2.2倍;3月末政策房施工面积2205.9万平方米,其中一季度新开工面积143.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88.8%和1.9倍。 6.消费品市场总体稳定,商品销售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06.6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吃、穿和烧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8.9%、26.6%和24.6%;用类商品受小客车限购影响仅增长5.2%。 从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看,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86.9%,对限上企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4%;通讯器材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增长43.9%和31.3%。汽车类零售额下降25.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分别增长14.4%和9.7%,同比分别回落9.1个和47.3个百分点。 7.出口小幅增长,入境游客略有减少 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达到910.4亿美元,同比增长32.9%。其中出口总值126.7亿美元,增长1.2%;进口总值783.7亿美元,增长40%。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比较大,分别为20.4%、19.6%和12.2%。 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93.8万人次,同比下降0.7%。入境游客中的外国游客79.7万人次,增长0.8%;港澳台胞14.1万人次,下降8.7%。 8.消费和生产价格继续上涨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5.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8%,烟酒类上涨1.2%,衣着类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3%,交通通信类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类下降0.2%,居住类上涨10.9%。居住类和食品类是影响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分别拉动总指数上涨2.5个和2.3个百分点。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5.5%。从环比看,3月份消费价格比2月份上涨0.2%。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5%,其中石化、农副食品加工和钢铁行业产品价格上涨较快。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1.6%。从环比看,3月份出厂价格与2月份持平。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5%,其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农副产品类价格涨幅较大。3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8.7%。从环比看,3月份购进价格比2月份上涨1.9%。 9.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新增贷款规模有所收缩 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24亿元,同比增长36.7%。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28.2%和29.9%;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9.1%和34.1%。 3月末,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贷款余额30641.6亿元,比年初增加1266.2亿元,同比少增73.3亿元;其中,新增短期贷款同比多增698.1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871.2亿元。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存款余额66525.8亿元,比年初增加2297.4亿元,同比少增422.6亿元;其中,新增单位存款同比少增1600.6亿元,新增个人存款同比多增1086.5亿元。 10.就业形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一季度末,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56.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4.1万人,增长4.1%。其中,租赁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从业人员共计增加21.2万人,占从业人员增量的62.2%。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946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436元,增长10%。在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经营净收入增长3.4%,财产性收入增长15.6%,转移性收入增长7.5%。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8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4.5%,家庭经营收入增长0.3%,财产性收入增长31.3%;转移性收入增长43.6% 总的来看,全市经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首季实现了平稳开局,从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阶段走入正常增长轨道,同时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方面正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当前国内外环境仍十分复杂,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存在一些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下一阶段,还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巩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良好势头,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