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一价执行走样 专家称调控措施可操作性需提高
之所以楼盘价格很难被明确标出,主要是因为开发商的建筑成本、户型、利润等因素的各不相同,难以制定标准价格 “目前,‘一房一价’的落实很大程度还是得靠开发商自律。但开放商为了追求利润,还是很难实现透明、有效的公开制度。”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被房地产商演绎得惟妙惟肖。虽然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的“一房一价”政策已经实行半月有余,但某些房地产商仍然没有坚决执行国家的政策。多位专家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虽然政策用意较好,但执行还需清晰的操作方法。 政策实施不到位 记者日前在北京朝阳区管庄附近新开盘的远洋一方售楼处了解到,虽然房屋价目表已经摆在沙盘一旁,每套房源的价格都清楚标注,但国家发改委“一房一价”实施细则里明确指出的土地性质、房屋性质、容积率、绿化率、车位配比率以及折扣情况,开发商并没有明确标出。 在北京市通州区一家售楼处,记者也发现,虽然每套房源已经明码标价,但记者注意到,现在的标价明显高于5月1日之前的价格,而之前购买的优惠活动也取消了。至于《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实施细则里明文规定的详尽房源信息,销售人员都表示“没有”。 事实上,自从5月1日北京实行“一房一价”后,北京新楼盘的“一房一价”执行情况就不理想。发改委此前通报了北京市3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售楼盘明码标价执行情况,其中包括北京中海豪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中信房地产有限公司、保利(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铁房地产集团、中化方兴置业(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13家房企并未全面执行。 除北京市外,广州、上海等一线房地产市场均出现了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有些楼盘仍在“对付”。据当地媒体报道,广州地区大部分楼盘执行“一房一价”的形式,多是在销售大厅的公告栏上张贴或是装订成册供购房者查询。但公示的内容大多仅限于每套销售总价、房屋面积等几项信息,而没有公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中要求公示的其他内容。 降价才是关键 有房地产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之所以让开发商搞“一房一价”主要就是为了降低房价,防止房地产企业肆意抬高房价,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这种通过行政命令限制房价的做法反而使部分房地产价格上涨。 有媒体报道称,为了应对“一房一价”,上海某些开发商玩起了推迟开盘且少量房源试水的把戏。比如原本公示信息写明此次开盘的房源为9号楼和10号楼两幢公寓,而售楼人员告诉消费者此次开盘将售的只有9号楼。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认为,“一房一价”主要是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控制乱涨价。政策的本意并非为了控制房价,因此一房一价对抑制房价作用并不大,但调价门槛提高对防范开发商“坐地起价”仍有积极意义。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赵秀池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一房一价”意图虽好,但执行的难度大,建议调控措施还需更加清晰,更具可操作性。 她指出,事实上,目前房地产的定价权仍然掌握在开放商手中,政府不清楚其价位的合理性。她建议,政府可以像地价那样,按照不同的区域、地形制定一个标准价。开放商可以按照自己的房型、位置、品质、定位等因素公布成本价,而国家再制定一个标准价。 赵秀池还表示,之所以楼盘价格很难被明确标出,主要是因为开发商的建筑成本、户型、利润等因素的各不相同,难以制定标准价格。 “目前,‘一房一价’的落实很大程度还是得靠开发商自律。但开放商为了追求利润,还是很难实现透明、有效的公开制度。” 赵秀池坦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