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C 2011开启地产创新风暴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无论是土地的购置、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还是后期的销售和服务,房地产业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金融的血脉。真可谓离开金融,房地产业寸步难行。 当前,房地产金融的环境并不乐观,一方面是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强烈渴求,另一方面,银行收紧信贷支持,资本市场基本关闭了IPO和发债融资的大门,加上调控不断深化,商品住宅交易量下滑,房企回笼资金趋缓,房地产金融创新迫在眉睫。 5月20日,由中国房地产报、优博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亚洲不动产投融资峰会,吸引了众多业界名流出席。与会的嘉宾围绕如何在现行政策环境下进行房地产金融创新,深入探讨了当前热点,以期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变局和通路 “目前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从长期来看,这只是中国房地产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房地产业在中国最多是17、18岁,还处于少年时代,新加坡那么小的地方可以做30年,中国香港那么小的地方也可以做30年,所以中国内地房地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不会差,房地产金融也将更加活跃。”基强联行总经理陈基强表示。 实际上,从目前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来看,信托模式的创新为房地产企业解决了一大部分资金,民间资本也活跃于各大中小房地产企业或项目当中,国际投行以及海外基金也在觊觎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 “所谓的金融创新就是在找变局和通路,我觉得大家要适应这种形势,不要老盯着美元不放,人民币也是钱。人民币基金现在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三五年后人民币基金要超过外币基金的,这是一个大趋势。”星浩资本董事长赵汉忠认为。 星浩资本就是一个金融创新,它把基金、项目开发和现代商业、服务业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 从各大开发商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很多的品牌开发商都在储备“过冬的粮食”。实际上,不光是中小企业开发商缺钱,品牌开发商也缺钱,甚至更缺钱。 赵汉忠建议,开发商应理性看待目前的资本市场,因为现在资产不断在上升,所以建议开发商不要采取自杀性或者断臂求生的策略,这实际上是在贱卖自己的资产;另外作为开发商跟投资机构要积极地博弈,在衡量资产的折扣率方面,包括融资到位的时间、操作的周期,以及协议条款等等都需要坚持自己的一个底线。 陈基强认为,房地产金融创新有很多方式,每种方式都代表一个模式,开发商和投资机构要寻找的是适合自己的那种模式,比如有些开发商也在尝试自己的房地产基金,复地、金地、华润等很多开发商都纷纷自己发起成立地产基金。只不过这个房地产业经历的这个冬天仍然比较漫长,因此需要房地产商坚持、坚持、再坚持。 创新和共享 “分享成功案例,引荐国际及地区顶级投资机构、开发商和极具实力的潜在投融资合作伙伴,介绍深具名望的行业专家,探讨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并积极寻求亚洲及中国不动产市场新的投资与市场发展机遇,是2011第七届亚洲不动产投资峰会(以下简称‘APIC 2011’)的使命。”主办方之一、上海优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古适齐对记者表示。 “‘APIC 2011’的另一大特点是对目前房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研讨。”古适齐介绍说。 据了解,APIC 2011新商业模式研讨包括如今非常热门的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以及海外地产等。 “我们以前大部分的业务是住宅业务,也有少量的商业地产项目,如今商业地产的做法与多年前不一样,同时市场上又衍生出新的细分市场,如养老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等,都是我们目前非常关心的东西,通过一天的探讨,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今后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与会嘉宾凯迪集团执行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张义鸿告诉记者。 古适齐介绍说,“APIC 2011”的分论坛环节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量身定制,深入探讨最新热点议题,经济学家指点中国房地产市场宏观金融环境与资本现状,大型品牌开发商讲述战略性融资架构以及上市后的资本运作,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家以全球视角剖析中国地产,权威顾问机构传授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海外地产、写字楼、综合体、酒店项目的投资、经营与管理,全球交易所点评中国地产企业海内外IPO通道……这些都是如今最热、最前沿的知识。 “APIC不仅仅是严肃的工作平台,同期还举行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累计达8小时高尔夫球赛和宴会交流为与会的中国开发商决策层和全球投资人营造了轻松自在的沟通环境,会晤老朋友,结交新伙伴。”古适齐告诉记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北京楼市
![]() 家居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