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首页 - 二手房 - 新房中心 - 写字楼 - 家居 - 装修 - 房产金融 - 免费发布 - 视频看房 - 楼市杂志 - 评论 - 合同 - 国家政策 - 房产知识 - 互动社区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写字楼新闻
首届“中国养老产业和养老地产高峰论坛”开行业先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首届“中国养老产业和养老地产高峰论坛”开行业先河
发布时间:2011/5/29 21:48:21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当万科、保利、首创、华润等房地产领军企业纷纷加入养老地产开发的队伍,当中国人寿(601628)、中国太平洋(601099)保险、泰康人寿、合众人寿等保险机构纷纷将投资的触角伸到养老地产领域,当养老地产成为开发商、投资者、设计师们热议的话题,“中国养老产业和养老地产高峰论坛”的主办者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

  一年前,正是首届“中国养老产业和养老地产高峰论坛”的召开,逐渐在行业内掀起对养老地产关注的热潮。

  2009年,由《中国房地产报》和CIHAF中国住交会合力打造的“CIHAF中国之家”就开始关注老年住宅,但专家们发现,由于养老产业链并未形成,为了应对迅猛的老龄化进程,各方力量必须合力促进养老产业和养老地产的发展。

  在这番理想的促成下,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中国房地产报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养老产业和养老地产高峰论坛”应运而生。

  2010年6月6日,400多位来自政府部门、民间组织、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齐聚北京清华大学主楼学术报告厅内,围绕同一个议题进行探讨:中国的养老服务业,包括养老地产在内,未来将走向何方?

  毋庸置疑的是,这届论坛在行业内引发了关注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的热情。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会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但挑战之处即为商机存在之处。“如何在老龄化社会的趋势中寻找到适合的商业机会”已成行业关注的焦点。

  精彩观点

  以中国养老服务政策基本走向为题,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个方面的进展,如农村建立了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宁夏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推广高龄津贴,养老工作从单一的床位建设发展到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等。但养老服务业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应以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重点做好几件事:给老年人发放津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政策使之有利于老人;注意促成政府和民间的互动等。

  ——王振耀 时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

  如能使老年人的自有房产在其有生之年逐渐变现,使其具有自己安排晚年生活的支付能力,同时又能继续使用房屋无疑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好办法。“以房养老”产品的推出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孟晓苏 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

  养老社区未来的发展、建设方向,首先应该注意实现多元化、现代的复合居住功能,纯老年人社区建得特别多并不是特别合适。第二要配备完整的,可应对紧急情况的医疗服务系统,医疗对老人非常重要,特别是紧急救护。第三个要拥有丰富的,满足不同需求的康复运动和娱乐配套设施。

  ——周燕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台湾的老人机构分为三种模式:福利性质的;财团法人安养护机构;政府投资公益设施,民间投资服务的。第三种模式可以通过BT或BOT的方法去做。产业化的趋势是社会独立的定位,包括银发族跟饭店式的经营组合,跟养生、医疗的经营组合,还有跟政府资源连接的连锁经营方式。

  ——陈敏雄 台湾老人福利机构协会理事长

  长期照护理论上分为居家式、社区式、机构式,甚至延伸到长久性的设计和特殊的照顾服务。机构式的长期照护是指长期需要照护老年人、残疾人,在住宅为实现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建筑空间内,提供全天候的包括住宿、护理等机构式的综合性服务。我要向老年地产开发商建三言:底层建院重布局,长期照护重设计,建管分离重分工。

  ——方嘉珂 天津市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Copyright© 2006 www.shoukaos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手靠手写字楼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通州云景东里10号0604室 TEL:+86(10)88789402 13132282109
E-mail:bjbangonglou@126.com QQ:5651564 京ICP备2024054193号-1  技术支持:手靠手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未经本网站书面许可不可转摘 北京租写楼就找北京手靠手!